卫生间是老年人住宅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间,其特点是设备密集、空间有限、使用频率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老年人如厕、入浴时,发生跌倒、摔伤等事件的频率很高,突发疾病的情况较为多见。因此,在设计时,为老人提供一个方便、安全的卫生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卫生间按照使用功能划分为如厕、洗浴、盥洗、更衣四个区域,并分别就这几个区域的安全设计进行要点提示。
小小卫生间 处处要安全
如厕区
智能便座提供舒适
与蹲便器相比,老年人更应使用坐便器,从坐姿转换到站姿,相比由蹲位到站位身体在高度上变动幅度小,老人不易发生晕眩。最好为老人准备带冲洗加温功能的智能便座,解决老人便后擦拭的困难。同时也便于老人清洗下身,有利于治疗痔疮等疾病。考虑人一般操作多在右侧,坐便器的右侧应该预留插座,距地400mm高为好。
老人使用的坐便器旁边应设“L”型扶手。扶手的水平部分距地面650~700mm左右;竖直部分距坐便器前沿约250mm,上端不低于1400mm。
据相关统计,老人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是便后从坐便器起身的时候,所以在如厕区域准备紧急呼叫器也是很有必要的。紧急呼叫器的安装位置距便器前沿距离不小于100mm,高度距地400~1000mm左右。其位置安排应注意避免在使用扶手或拿取手纸时造成误碰。为了让老人倒地后仍能使用紧急呼叫器,可加设拉绳,下垂至距地面100mm处。
手纸盒通常宜设在坐便器前侧边,保证老人伸手可及,避免其动作幅度过大。可设能存放两个卷纸的手纸盒,便于提醒老人及时补充手纸,手纸盒的设计应便于老人单手撕纸操作。
洗浴区
浴缸并不适合老年人
在卫浴空间,首先要考虑淋浴和浴缸的取舍,传统观念认为,浴缸方便老人坐浴,更安全,也方便家人照顾,但设计师建议,家有老人,尽量给老人准备淋浴,因为浴缸容易滑倒,甚至身体不好的老年人迈入浴缸都成问题,所以淋浴相对安全些,还可以准备一个淋浴椅,如果偶尔想泡澡也可以在卫浴中使用活动性木桶。
淋浴间内部尺寸宜略大于常规,在1600~1800mm之间,使老人活动范围较宽松。
淋浴间进出口处应注意地面无障碍,可设软质挡水条,以方便轮椅进出。
淋浴隔断不宜做到顶,便于新鲜空气的补充,使老人不致缺氧。
淋浴开关形式应便于老人施力。如果是冷热水混合式开关,冷热水标示应明显、清晰地标出,并做高温限制,确保老人使用安全。
淋浴喷头侧边应设置L型扶手,供老人抓扶。
最好在淋浴间里设置坐凳,让老人洗浴时保持坐姿,也便于他人帮助。
浴室中可设镜子(老人洗澡时可以及时发现平时不易察觉到的身体变化,例如皮肤的瘀青等),浴室的镜子应有防雾功能。
浴霸的开关宜设在水不易溅到,而又方便在浴室中调节操作的位置。
如果一定要安装浴缸,浴缸长度不宜过大,以防止老人下滑溺水,通常不推荐老人使用内腔长度大于1500mm以上的浴缸;浴缸高度不宜超过450mm,以便于老人进出;浴缸壁宜有合适倾角,便于老人盆浴时倚靠。
浴缸边应设置坐台或坐凳,台面高度与轮椅坐面等高,宽度应达到400mm以上。
浴缸内侧墙面上设置安全扶手,供老人出入浴缸及转换坐姿、站姿时辅助使用。浴缸内底部应设防滑垫。
盥洗区
坐姿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