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样的商品在选购过程中都有多种多样的误区,像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系统的音箱产品也总让人眼花缭乱,加上各种夸张手法的广告,买家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购买到高价低能或者低质的产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购买音箱时,一般用户在选购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低价论,不看品牌/质量只看价格
我们先来看一组电脑城里面常见的对话:
消费者:“老板,哪个牌子的音箱最便宜?”
老板:“这个呀。。。麦博、三诺、耳神的性价比都很好,不过最近有款XXX最近促销,降至XXX元!我们再多给你点优惠你看怎么样”
这位消费者从开始的购买出发点就错了。对于音箱行业来说,入门门槛比较低,做出能发声的音箱非常简单,如何可以在市场中取得头筹这就要归结于产品的质量,主要是声音、做工、外观。声音,一个音箱的灵魂,有了好的声音等于成功了一大半,但是想要做到好声音却并非易事,所以音箱厂商在这上面需要投入巨大的费用来研发新技术,往往一台测试单元性能的设备就要高达几百万人民币。
一台高品质音箱,从设计图纸-开模-生产加工-检测-运输-销售,中途经历多个环节,还要加上工人的开支和宣传费用等等,所以造价绝不会过低,以至于达不到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还价论不同品牌/质量产品对比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组电脑城里面常见的对话:
消费者:“我刚才看见那个XX音箱才99元,就是这种2.1结构的”
笔者:“这个所谓的“XX”品牌来说算1线品牌?2线?恐怕连三线都算不上,它是不知道从何时何地冒出来,又不知道何时何地会消失的一类品牌的代表。”
对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砍价这个问题来说,经销商则通过涨价的方式来维持利润,这就导致了一些音箱上市几年后的价格比上市之前还要高的局面。除了直接了当的砍价以外,还有一种消费者是拿着不同品牌不同质量的音箱做价格对比,而诸如漫步者,惠威这类经销商则只能表示无奈。
时间:2011-04-1815:51来源:it168网站
亲外论进口的牌子就是好
我们同样先来看一组电脑城里面常见的对话:
消费者:“200元内的笔记本音箱有什么好的推荐”
卖家:“雅兰仕,朗琴,乐果,声湃思几款都不错啦,而且都不超过200元。还有一台200多XX牌子,进口货,你看你要哪个呢?”
消费者:“就XX了........”
崇洋媚外,一直是困扰国内消费者多年的弊病。国内消费者总喜欢花低价钱买外国货的习惯从古到今一直没有改变过,是这个问题长期的存在,国有品牌才会无奈的看着外来产品来抢夺自己的利润而束手无策。对于国外品牌来说真的就好么?恐怕没几个人能够回答上来。全球音箱生产基地,90%都在中国,在一般消费者眼里的洋牌子是否真是进口产品,或是国内加工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只是看到牌子就会盲目的购买。
不自信消费购物前缺少主见性
对于音箱的好坏,最主要的判定因素就是声音。而对于声音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声音的主观因素较强,一种声音并不能够适应所有听者,总会有这里或是那里的问题存在。而国内消费者购买音箱的习惯总是习惯征求别人的意见,而不自己选择。这样一来在购买产品是就会有一种心里暗示作用,最终导致购买的产品并非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相信自己最重要
举例来说,有的人喜欢听迪曲,喜欢震耳欲聋的“哄哄”声,国内某一品牌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习惯从而获得了较好的口碑。而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声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会儿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喜欢淡雅音乐风格的人去询问喜欢迪曲人购买音箱的选择时,所得到的答案当然是“这个音箱不行!”,最终的罪名还是要挂在某品牌身上,这就使得品牌的信誉度收到影响。
不明确用户不懂自己使用需求
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产品,我们才好从进行具体的挑选。如果你以游戏电影为主,那么,可以考虑2.1,5.1的音箱,究竟选择2.1还是5.1音箱,这要视使用空间大小而决定。如果你喜欢音乐,那么优先考虑2.0音箱,同样,选择大口径单元还是桌面型的2.0音箱,要视乎空间而决定,高端的2.0音箱能够有更好的音乐表现,但对于摆放要求也比较高,甚至还要上脚架才有上好的效果。
先确定自己的使用需要
当然,如果你还喜欢在平时出去野餐或者朋友聚会的时候放点音乐来愉悦一下,那么,也可以考虑购买小巧的便携音箱,会比数码播放器或者笔记本自带的扬声器音质好上很多。(it168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