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装修行业的低门槛、低标准让人们对其认识仍停留在“手工业”上。业内人士表示,除非使用质量低劣的装修材料或施工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偷工减料行为,两年、五年的合同保修期内,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装修公司与私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这也是很多消费者不在乎保修的原因。
除了保修保障外,很多装修公司并没有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在采访过程中,多名消费者表示,装修工程中,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很容易被专业公司、主材商“忽悠”,多花冤枉钱。同时,装修工艺等专业知识的缺乏,也常常让消费者感觉迷茫。
设计师一旦接私单,希望通过某个消费者渠道获得更多客户群体,在工作中更卖力,与消费者合作较顺利。相比之下,装修公司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有信誉、风险低”上,并不足以打动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对于设计师接私活,控制、打压并没用,还需要装修公司提供更好、更细致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公司的价值。行业低门槛、低标准的问题,也终将随装修公司服务的成熟和行业的规范得到解决。
业内声音:
接私活提高收入
飞燕,某家装公司设计师
不接私活,我的生活水准太低。目前家装公司内,设计师的工资体系为底薪+业务提成,我们也希望消费者多签单,这样我们的收入也高。但是很多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会主动问我们接不接私活。而且在家装圈,设计师都是吃青春饭,这么大的强度,如果现在不多接单,40岁以后想干也干不成了。对于我们来说,理想的职业还是有自己的设计办公室,没人喜欢一直打工。
建议行业设置黑名单
张毅,实创装饰北京营销副总监
有人认为设计师接私单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很合理,但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哪个老板愿意自己的员工接私活?这是管理问题。如果公司每个人都能借职务之便捞外快,公司没有办法运营。这样的设计师,实际上就是没有职业操守。在我们集团内部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会上公司人力系统黑名单,集团永不续用。我建议行业也设置设计师联盟,设立黑名单,抵制这种无操守的行为。(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