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条件基本具备了,其他设备也在恢复之中。我不能在官兵心存疑虑的情况下作决定,更不能拿全体官兵的生命开玩笑!大家思想统一,拧成了一股绳,工作就会更主动。”王红理说,“这期间,海上临时党委一班人深入各舱室战位,与大家交换意见,了解思想情况,进行心理疏导。让我们感动和欣慰的是,官兵们坚信海上临时党委能够带领372潜艇走出困境,完成后续任务。”
“支队长几次找我们了解情况,询问设备是否正常,航速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按时进入预定海区。”372潜艇航海长李奎回忆说,“作为指挥员,他不是随意拍脑袋说走或说不走。”
经过充分酝酿,险情发生后第二天,372潜艇召开临时党委会。
会上,王红理提议:鉴于装备恢复进展情况比预期要好,尽管要承担一定风险,但基本具备完成任务条件,应继续按计划完成后续任务;只要我们能完成任务,就暂时不要给“家里”发报,以免干扰上级决心。
“我很佩服支队长这个决定,说心里话,很难!20多年前我们的一艘潜艇远航时,一台柴油机齿轮出现了故障,就面临可能回不来的情况。做决定那几天,当时的指挥员忧心如焚,哪个值班员下口令时声音大一点,他都会跳起来喊‘什么事什么事……’”满头白发的支队雷弹业务长杨法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过,不仅那次我们没有中断任务,支队历史上也从没有任务中途回来的!”
“海上通信受限,很难将具体情况向上级汇报清楚。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与战时临阵脱逃没什么两样。个人荣辱事小,履行使命事大。作为海上指挥员,该承担的责任我绝不推诿,该检讨的问题我回去检讨,但有一条,上级交给的任务必须坚决完成!”让王红理更有底气的是,这些年来,历经多次远航任务的考验,艇上官兵个顶个过硬。
“我们7名临时党委委员一致表示,海军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为了任务,为了胜利,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倍努力,坚定不移往前走!”回忆那一刻,海上临时党委副书记何占良仍历历在目。
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完成任务——海上临时党委的决定得到全艇官兵的坚决拥护!
“如果当时选择返航也能拿3到4分,可你们以智勇双全交了一份出色答卷,完全可以打‘5+’。事实证明,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事后,海军首长对他们的担当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勇往直前!
浪奔潮涌,向着使命召唤的方向,向着胜利,372潜艇毅然带“伤”挺进大洋!
在胜与负的较量面前,他们敢战强敌能打胜仗,成功突破对手的围追堵截
万顷碧波,波谲云诡。
372潜艇浮出水面后不久,就遭遇多批次外军舰机的跟踪监视。
此时,372潜艇正处在最艰难的境地:主电机无法运转,只能靠一台经航电机航行;经过连续排险、抢修装备,官兵们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可当急促的战斗警报一经拉响,官兵们的斗志瞬间被激发,纷纷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各自战位,做好迎战准备。
“当时,我们已连续抢修了几十个小时,又累又困,但一听到战斗警报,全身忽然就来了劲。”观通长王锋说,面对外军舰机的步步紧逼,大家毫不畏惧,斗志昂扬。
“对手近在咫尺,没有一人退缩。我们当时就想,既然有‘免费’的陪练,就不能辜负人家的‘美意’,那就好好过过招吧!”在王红理看来,只有敢于把对手当“磨刀石”,才能砥砺雄风锐气,练就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