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G移动通信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预划给4G业务的频段,与军用频率有冲突。
得知此事,仿真室主动承担起“某频段军地系统共享共用”研究任务。“一条车道并排跑两辆车并非不可能。”工程师赵华维打了个比方,“只要制定好交通规则,就会畅行无阻。”
知易行难。在地方技术人员配合下,他们利用仿真平台构建了4G和军用系统共存环境,经过上千次实验和数百次模拟实装测试,终于找到了破解之策。
如今,4G网络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当人们尽享快捷畅快的信息服务时,谁会想到这其中还有仿真室的一份功劳?
作为我军唯一的“总部频谱专业队”,这些年来仿真室还一直行走在守卫国家电磁空间安全的队伍前列——从护佑神舟顺利返回到开辟空中预警用频安全通道,从战舰甲板到雷达阵地……到处都能见到他们跃动的身影。
“愿得祖国安,白首不相离。”为了国家“电磁边疆”安全稳固,仿真室“频管人”奋斗不息,脚步不止。
短评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军人不容回避的责任和使命。信息时代,电磁频谱已渗透到每一寸空间,放眼未来战场,谁善于控制、驾驭和运用电磁频谱,谁就能赢得战场主动权。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在这场转型大潮中跑在了前面。小团体,干出了大作为;小专业,发挥了大作用;小岗位,成就了大事业。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中,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以小创大”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