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巴已与第三方签订购枭龙合同 双座型明年首飞
资料图:枭龙双座型战机模型11月9日,第14届迪拜国际航空展第2天,中航工业下属中航技与巴基斯坦卡姆拉航空联合体举办枭龙战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中巴双方共同向国内外媒…
来源:中国航空报 时间:11-11 -
美防长称中国是亚洲未来"唯一有影响力的玩家"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因个别域外国家没有发表《联合宣言》的风波刚过去,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7日又迫不及待地重拾南海话题,再次强调将继续巡航,并称为应对中国的相关举动…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10 -
美媒炒作歼-11B进驻永兴岛 凸显中方南海诉求
中国先进战机歼-11B进驻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有美国军方背景的《防务新闻》8日咋唬着在南海挑事儿:这凸显解放军是多么重视对南海的主权诉求,而且中国正在更南方的岛礁上修建空军基地和港口…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10 -
中国歼31隐形战机首次走出国门 亮相迪拜航展
据俄新社8日报道,2015迪拜国际航展8日开幕,这一号称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航空展吸引了包括中俄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军民用飞机制造商。据报道,中国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鹘鹰FC-31(一般所说的歼…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10 -
美防长深切关注中国南海开发 美将继续巡航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称,美国深切关注中国在南海海域的扩大开发,因为这可能会引发该地区的冲突。据报道,卡特在美国加…
来源:环球网 时间:11-10 -
专家:美国在南海立场虚伪 不想引发军事冲突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黄子娟)在第3届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常万全强调,南海问题事关中方核心利益,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时间:11-10 -
狙击手趴水坑1天爆头敌狙击手 手脚肿成"发面团"
一枪狙击令绝杀伍亮,南京军区某步兵旅战士,中士军衔,荣立三等功一次。 吴达 摄很多时候,对于狙击手来说,战场上第一枪就是最后一枪!伍亮每每被别人问起狙击绝活的秘诀时,他的回答…
来源:解放军报 时间:11-10 -
冬奥会冠军张虹:滑得最快的女军人
越努力 越幸运与我军速滑选手张虹的对话■本报记者刘化迪又是一年冰雪季。还记得2014年2月13日索契冬奥会上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吗一抹中国红划过晶…
来源:解放军报 时间:11-10 -
中国空军将举办史上最大规模军营开放日活动
记者今天从空军机关获悉,11月10日至11日,空军18座军营将向社会公众集中开放。据介绍,这次空军开放的18个单位,覆盖全国14个省(市)的部分大中城市,包含空军航空兵、空降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等多个兵种,部…
来源:解放军报 时间:11-10 -
感动!想在百年后捐献遗体 87岁老军医住院带着公证书
70年前还在上学时,他就下定决心,百年之后,一定要将遗体捐献,供医学科研所用;11年前,几经辗转,他终于在妻子和二儿子的见证下,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他,依旧坚定自…
来源:山西晚报 时间:11-06 -
美媒:中国有数千枚短程弹道导弹 东风10超400枚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11月6日发表题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可能急剧增加。过去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了令人生畏的C4ISR网络并不断改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使用30颗军用和民用…
来源:环球网 时间:11-06 -
东盟防长会无果而终 专家:美强加南海议题导致分歧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黄子娟)当地时间4号上午,第三届东盟防长扩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但是大会没能够如期发表联合宣言,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美国强加南海问题,并作为…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时间:11-06 -
安倍支持美军巡航南海 赞美守护海洋开放自由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月4日在官邸会见了美国最高武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瑟夫邓福德。安倍就美舰在中国南海岛礁周边航行一事表示支持,称此举走在遵循国际法守护开放自由与和平的海洋的国际社会…
来源:环球网 时间:11-05 -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未发宣言 各方对华构筑包围网失败
当地时间11月4日在马来西亚闭幕的东盟防长扩大会未按原计划通过联合宣言。这在日本媒体看来属于一反常态。日本共同社11月4日报道称,中方成功压制了美方的航行自由主张。美国则计划…
来源:环球网 时间:11-05 -
专家:美巡航南海是真正挑衅 澳不参与很明智
中国和澳大利亚海军2日开始在南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作为美国在亚太的最亲密盟友之一,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并未选择一边倒地紧跟美国采取行动。澳罗伊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项目专家格雷厄姆表示,澳大利…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美媒:中国欲把隐身技术应用新战机 或成6代机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0月30日发表了文章称,俄罗斯空军方面最近宣布,其新型第五代战机T-50(或PAK-FA)通过了所有飞行试验,预计将于2017年服役。这一消息出人意料,因为俄罗斯今年3月曾宣布,将把2020年之前的…
来源:环球网 时间:11-05 -
公方彬:中国军队“十三五”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
来源:央广网 时间:11-05 -
日本利用核裁军决议欲假扮受害者遭中国反对
联合国官方微博3日发布消息称,联合国大会负责裁军与国际安全事务的第一委员会通过了再次下决心采取联合行动彻底消除核武器决议草案。中国对决议中有关今年是日本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中方批驳美军司令:美军舰闯南海错误且危险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3日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演讲,为美军巡航南海辩护。据法新社报道,哈里斯称,国际水域和空域属于所有人,不受任何单个国家支配。我军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中国海军舰艇首访美国东海岸 走向"大西洋握手"
由中国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导弹护卫舰益阳舰和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组成的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当地时间3日抵达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梅波特海军基地,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舰艇编队指挥员、东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11-05 -
外交部回应美每季度巡航南海:坚决反对蓄意挑衅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靳若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一切错误言行,不再采取任何威胁中方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危险、挑衅行为。 据报道,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
来源:解放军报 时间:11-05 -
美披露所谓军舰闯南海细节:中国军舰如影随形
美国不但派拉森号驱逐舰在南海制造紧张气氛,还不忘抹黑中国。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日披露所谓中国海军紧随拉森号的更多细节,并称干扰美军舰的中国民用船只表现得极具挑衅…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中美同时进行反导拦截试验?美披露中国导弹细节
11月1日早上7点左右,在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东南偏东方向,天空中出现不明发光炫丽云团。随后,在新源县广场、特克斯县以及库尔勒等多地,都有目击者看到。目前,还没有专家证实这究竟是什么现象。(央视记者崔宁…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专家:日本或借突发事件武力阻止我方巡航钓岛
日美两国3日新设立由双方政府中枢部门构成的同盟协调小组,有媒体报道指出,其背后意图是在实际运作方面确保2016年3月底之前生效的安保相关法的实效性。以此看来,安倍政府竭力推行的所谓修宪、强…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世界最大升船机开展全行程调试 预计12月实船试验
记者4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获悉,世界最大升船机三峡升船机正开展全行程调试,预计12月下旬进行实船试验。据介绍,三峡升船机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式全平衡重垂直升船机,其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最大…
来源:新华网 时间:11-05 -
美专家:美军航母未来或没用 中国导弹逼美思考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5日报道,美国新安全中心海军专家杰瑞汉得里克斯(Jerry Hendrix)认为,美国航母近年来可能失去其有效性,这一情况是由美国政府很多年前的战略失误所造成的。杰瑞汉得里克…
来源:环球网 时间:11-05 -
俄方支持中国南海立场 暗批美行径或致严重冲突
据路透社4日报道,中国之前曾游说东南亚国家放弃对南海问题担忧的任何提及,而美国则希望宣言能提到南海问题。与卡特一起参加会议的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说,中国坚决要求在最后的联合宣言中删掉任何对南海的提及。…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东盟防长会没联合宣言 中美因南海暗战吉隆坡
11月4日在吉隆坡结束的第三次东盟防长扩大会开成了一次没有联合宣言的会议。路透社称,这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宣言如何写入南海争议时发生了分歧。中国国防部4日对会议未能发表《联合宣言》…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中美若在南海军事冲突菲必遭池鱼之殃
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结束的东盟防长扩大会未能如期发表联合宣言,中国国防部就此表示遗憾,并批评个别域外国家企图强行在联合宣言声明中塞入不属于本会议讨论的内容。谁都能听得出…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 -
美媒:美防长今将登航母到南海 要求各方停止开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联社4日报道,卡特计划与马防长希沙姆丁在5日登上美国海军航母罗斯福号,届时该航母将通过马来西亚附近的南海海域。路透社称,不清楚罗斯福号将驶向哪里,…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