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待解之谜

研究发现:“天冷延寿”确有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天冷延寿”确有科学依据

2013-02-25 12:17:15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参与的一项研究成果,本月1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细胞》上。学者们首次发现,寒冷可直接影响基因调控。传统观点认为低温可使人长寿,真的有了科学依据。

  论文作者之一、华中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剑峰介绍,两年前,华中科大派出博士生张辟、龚建科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在该校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华中科大客座教授许献忠指导下参与了该项研究。此外,还在华中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了“线虫研究室”合作进行有关衰老的研究。跨越大洋,中国学者探究“动物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寿命延长是不是因为代谢下降”。

  线虫是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寄生于动植物,或自由生活于土壤、淡水和海水中。因为结构简单、代谢单一、身体透明便于观察,它们和小鼠、果蝇、斑马鱼等都成为科学家们最爱的实验动物。

  刘剑峰介绍,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就已知诸如线虫、果蝇和鱼之类的冷血动物在寒冷环境中都能够存活更长时间,但不知原因到底是什么。再说到人类,中医和一些传统保健观点认为,北方偏冷、气温低,人的寿命偏长;而南方一年四季气温相对高,尤其夏天气温更高,人的寿命也偏短。有人认为寒冷使人的体温降低,体温低则细胞分裂慢,代谢也慢,可以节能。

  刘剑峰说:“我们研究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在低温下观察到的寿命延长,实际上是一个受到基因调控的主动过程。中美学者此次通过线虫做实验,发现在较低环境温度下,精细的基因调控程序被开启。当然,这种调控程序不仅存在于线虫这样的冷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温血动物也存在。”

  许献忠说,寒冷空气激活一种在线虫神经细胞和脂肪细胞中发现到的被称作TRPA1通道蛋白的受体,让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产生的一连串信号最终到达一个控制寿命的基因。

  学者们还发现,除了低温,辛辣调味品芥末也能激活TRPA1。许献忠开玩笑说:“除了走出去拥抱冬天里的寒冷空气,或许我们应当更频繁地去寿司餐馆。”

  链接>>>

  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大多生活在亚寒带和寒带,比如日本和北欧。

  总人口只有500万人的格鲁吉亚,百岁以上寿星竟有2000人之多。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研究表明,生活在寒带的人比生活在热带的人寿命平均要长10—30岁。在自然界中,海龟、蛇等冷血动物的寿命都很长,而鸡的寿命短则缘于其体温高。

  • 相关阅读
  • 冰箱小常识:为什么速冻可以保鲜?

      很多网友对自己的冰箱不是很了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冰箱也不在是单纯的制冷那么简单。更多人性化的功能被应用,比如速冻功能、假日功能、省电功能等。但是很多网友表示对这些功能不是很理解。  为此,...

    时间:02-26
  • 研究发现:大脑对中风有自我保护机制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海马区在发生中风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分泌一种蛋白质来保护脑细胞,避免因缺氧等造成的伤害。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治疗中风等疾病的新药物。  英国牛津大学等机...

    时间:02-25
  • 解析海尔波普大彗星之谜:相当不寻常的内核

      据国外媒体报道,海尔-波普彗星实际上一颗异常明亮的彗星,其亮度可能是哈雷彗星的数千倍,它于1997年4月抵达近日点,由于其体积庞大,至少在40公里以上,因此它的接近也给人们带来恐慌,比如当其进入太阳系内侧...

    时间:02-25
  • 破解农村产学研结合“卡脖子”难题

      现在看来,陈洪强的政策嗅觉的确很“灵敏”。  在江苏省科技厅工作了10多年,从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聚焦三农问题时,这位农村处处长就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提起每一个有关农业科技的文...

    时间:0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