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待解之谜

新展“康熙遗诏”难解雍正即位疑案

新展“康熙遗诏”难解雍正即位疑案

2013-09-26 11:30:01

来源:

  清朝初年,汉族王朝惯用的嫡长继承制并不符合满族传统。关外时期,满族多采八旗推选制,入关后,也多有平衡八旗势力等考虑。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甚至康熙本人都并非嫡长子,也不是以太子身份继位。康熙意图效法前代,于康熙十四年立次子胤礽为皇太子,但康熙四十七年、五十一年发生了著名的两废太子事件,之后直至康熙驾崩,再无太子之立。在这种背景下,储位虚悬,并无法定继承人,遗诏才成为继位人选的决定性因素。

  2、“康熙遗诏”的出台与作用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刻,康熙驾崩于畅春园。按雍正自己写成的《大义觉迷录》所言,康熙临终时将遗言宣付负责禁卫的隆科多,由隆科多传口谕,令雍正入继大统。据《上谕内阁》记载,三日后即十六日,胤禛公布了所谓遗诏,且只宣读了满文本。不管是篡位派或继位派的学者,都认同此做法的原因是:当时汉文诏书尚未写就,故不得不如此。而更有学者指出:康熙确曾用满文宣布了遗言,根据这个遗言,十六日暂时写就了满文草稿,但遗言并不利于皇四子,故此不能马上公布(金恒源《康熙遗言与康熙遗诏关系》)。无论如何,从中可以证明一件事:即现存所有“康熙遗诏”,至少都是在十一月十六日后再行做成,在十三日康熙帝驾崩时,只有口谕而已。因此,这次三体文字合璧的辽诏,恐怕更晚于现存汉文诏书与满汉合璧诏书,据此定案说服力有限。

  而几乎就在雍正登基同时,各种怀疑、流言就接踵而至。康熙末年残酷的储位斗争,让各位皇子都难以接受既成事实。故各种说法真伪掺杂,纷至沓来,也给日后的历史研究造成极大混乱。此中流传最广者,即为改诏说。本次辽诏公开,很多人认为雍正合法继位的立论依据,其实在于根据它可以判断改诏说难以成立。

  所谓改诏说大致有二,其一较为流行,即“传位十四子”改“传位于四子”(参见《大义觉迷录》)或“传位第四子”;其二为“传位于胤祯(十四子名)”改为“传位于胤禛”(参见金承艺《清朝帝位之争史实考》)。两种说法都曾引起学界辩驳,本次辽诏出现,很多人也从三种文字的写法来论证改诏为不可能。但实际上,无论诏书是以汉文、满汉文还是满蒙汉文写就,改诏说从逻辑与事实两方面本身就都难以说通。改诏一事风险极大,不论任何高明的写手,都难保不留下痕迹,容易欲盖弥彰、弄巧成拙。而且如果冒着风险改诏,必须具备两大前提。第一,康熙曾公开表明自己已拟好遗诏,并宣布于某处保存。第二,诏书当于皇帝驾崩之时当众取出宣读。否则,根据前文所论遗诏的性质,则改诏不如重新制作一份诏书便利。康熙是于出猎途中突发疾病,至畅春园休息而突然驾崩,而任何史籍都没有言明已有遗诏。退一步讲,就算史籍都经过雍正即位后的修改消除了痕迹,也很难想象康熙出猎会随身携带遗诏。而三日后才发布诏书,不难看出雍正有时间有条件制作诏书。故而改诏一说,本来就于情于理难以成立。因此辽诏至多证明雍正没有改诏,依然无法成为判断雍正皇帝即位情况的关键证据。

  3、关于雍正即位的一点看法

  为了澄清社会上关于满汉关系、皇位正统性以及其他于己不利的种种流言,雍正七年,雍正亲自写了《大义觉迷录》颁布天下。其中有他对即位情况的自述:当时胤禛替代其父在天坛祭天,听闻康熙身体不适,屡次请求探视均未果。但十一月十三日,突于祭所接到召见通知:“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 相关阅读
  • 科普:巴基斯坦地震为何震出小岛

      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24日发生7.7级地震后,距震中约400公里的瓜德尔港附近海域冒出一座小岛,引起当地居民围观。地震专家普遍猜测,这座小岛很可能是海底泥火山喷发造成的,应该过一段时间就会在海浪冲击...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