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表示,很多慢性疾病都带有麻刺感的症状,但科学家始终未能很好地了解到底麻刺感哪儿来的。羽仓说,希望对花椒的研究可以帮助今后科学家能更好地弄清楚大脑如何处理这些感觉信号,乃至找到减缓麻刺感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吃麻辣,有的人却不喜欢呢?羽仓表示,这另一个研究方向,他认为,今后科学家可以在触觉如何转化成味觉上大有作为。
味觉刺激辣度分级
“史高维尔辣度”是一项度量辣椒素含量的指标,它由美国化学家史高维尔1912年制定。史高维尔用糖水稀释辣椒提取物,然后请人品尝,如稀释到1000倍后终于尝不到辣味了,那么该辣椒的“辣度”就是1000SHU。
■ “解”辣
同样属于对味觉的刺激,作为花椒的“亲戚”,一定辣度的辣椒也会让人产生麻痹刺痛的感觉。
辣味是触觉?
所有的感觉都是通过纤维产生的电脉冲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最后再对这些信号做出不同的解释,产生感觉。
小小的味蕾上带有味觉反应器,主要遍布在舌头上。传统上,有甜、苦、酸、咸四种基本味道。但有的味道是由其他感觉引发的。比如,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嗅觉可以对味觉产生影响,辣味也是触感引发的味觉之一。
痛并辣着?
羽仓表示,辣椒、芥末、薄荷醇都可以激发疼痛的感觉。
但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种给人带来“痛苦”的辣味?科学界对此各有各的看法。
有科学家研究,辣椒带来的痛感可以抵消其他痛感。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喜爱辣椒,并非因为其这个那个的好处,而就是冲着辣椒带来的痛苦而来的。
辣出来的热是幻觉
即使在常温下,吃辣椒也会产生一种“火热”的灼烧感,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得回到感觉上来了。辣椒中带有一个活跃的化学物质叫辣椒素,科学家发现,它可以激发口中一种名为VR1的受体,继而剥离了感应神经元的电子,传递出辛辣刺激的信号。但VR1受体本身并非为感应辣椒素存在,其主要是进行热感应,即对热发出感应的,因此,当VR1受体被辣椒素激发后,大脑最终受到的信号却是类似喝了滚烫的水一样的灼烧感,这并非是真正灼烧,而是神经受体被“迷惑”后发出的灼烧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