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英商又在天津租界内建了一条非营运铁路,于9月9日通车载客行驶。当时天津道受邀乘坐了火车,事后他赞叹该火车制作可谓“精美之至,于行动一切均甚便捷,甚为适用之物”,还为机车赠名“利用”号。此路修建于外国租界,清政府无能为力。
最早的吴淞铁路
——建成旋被拆毁
英国人在光绪二年(1876年)建造于上海的吴淞铁路,是一条从上海闸北向北通到吴淞口的窄轨轻便铁路,全长只有14.5公里,却在中国以至世界铁路上颇有名气,因为它是出现在中国古老大地上的第一条营运铁路。而围绕这条铁路产生的种种纠纷,更令人感慨不已。
美英商人为修铁路设骗局
在上海经商的洋人都抱怨黄浦江水浅,起卸货物不便。1866年,英国公使阿里国向清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今外交部)提出要求,在上海租界到吴淞口之间修筑一条铁路,以解决黄浦江岸边装卸货物不便的问题。但和以往一样,这一要求还是遭到拒绝。
一心想在中国赚钱的洋商们,在一次次碰壁后得出结论:“想从中国政府得到正式的许可是徒劳的”,只有“先正式买地,然后突然把铁路造起来,也许能受到(中国当局的)容忍。”于是,1872年美国驻沪副领事奥力维·布拉特福成立了一家“吴淞道路公司”,向当时的上海道台沈秉成申请购地修筑一条“寻常马路”。沈秉成被蒙在鼓里,批准了他们的购地申请,还私下答应对美国人的筑路工程不加阻挠。
奥力维·布拉特福让骗局开了场,但他却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让骗剧演下去。实力雄厚的英国商人适时接了手,组建起“吴淞铁路有限公司”,买下了上海至吴淞间长14.5公里、宽约15米的地皮。1874年12月,吴淞铁路修建工程正式开工。因资金问题,最终决定修建762毫米轨距的窄轨铁路,使用小型机车。在一马平川的冲积平原上,工程进展迅速。1875年年底,一艘名叫格伦洛欧号的轮船抵达上海,从英国运来了钢轨,还有重1320公斤、最高时速32公里的“先导号”机车和车辆。英国领事欺骗海关说这是“供车路之用的铁器”,欺骗再次得逞。
1876年2月14日,一公里的试验轨道铺成,“先导号”机车由6名壮工抬上线路试运行并获得了成功。汽笛呜呜一叫,美英合伙设计的骗局也就露了底。昏庸无能的清朝官僚这才知道自己受了骗,上了当。
洋人擅筑铁路引发冲突不断
无论清政府拒绝铁路的做法是多么顽固愚蠢,而英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擅筑铁路,更是侵犯主权蛮横无理的举动。事实上,清廷在1868年与英、美、法等国谈判签订的《天津条约》续约中,是拒绝了洋人在中国筑造铁路的要求的。英国人擅筑铁路的做法,至少也是违约行为。
新任上海道台冯焌光很快来到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提出责问。然而,傲慢无礼的英国领事根本不理会冯的指责。心急火燎的清政府一心想让工程尽快停下来,而英方却恰恰相反,一方面抓紧筑路,一方面开展了部分路段的运营,想把吴淞铁路变为既成事实。
与此同时,铁路公司与沿途民众也不断出现纠纷。有一次,江湾一带居民八九百人上路拦车阻行,原因是前一天机车烟囱飞出的火星,落到居民草房上引起了火灾。另一次,愤怒的人群放火烧掉了吴淞铁路公司办事处。而悄悄在线路上堆放沙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铁路公司方面则仗着帝国主义势力,悍然把老百姓当作罪犯押上列车,解到上海租界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