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遭遇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呈现常态化趋势,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气候更令多国爆发了森林火灾、生产事故、农业歉收,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与此同时,以欧洲为代表的多地区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其中提前预警和减损的做法可供我国参考借鉴。
圣婴来袭 高温灼烧全球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及日本气象厅近日都指出,今年7月至9月间全球会大范围出现“圣婴”现象———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升温,澳洲、非洲、东南亚、印度可能出现干旱,日本、北美洲地区转为温暖潮湿。
在欧洲,进入8月以来,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点,并伴随干旱少雨天气,造成灾害性影响。持续的热浪在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法国南部地区引发森林火灾,多国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过去半个月里,法国33个省先后发布高温橙色预警。8月下旬以来,比利牛斯山中部地区、罗讷山谷、罗讷-阿尔卑斯以及阿尔萨斯地区的最高气温一直徘徊在34至37摄氏度。法国卫生部门透露,8月8日至11日的四天里,仅巴黎地区就有约50人的死亡与高温有关。
地处中欧的捷克最近一周也遭遇持续高温,20日的最高气温更是达到40.4摄氏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1日,该国一家化工厂的储气罐因高温天气发生爆炸,造成煤气外泄。
高温和干旱引发西班牙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目前已造成八人死亡、数千人受灾。根据该国农业、食品与环境部公布的数据,共有13.9万公顷森林在这次火灾中被烧毁,面积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此外,持续高温和干旱还造成欧洲农业歉收。据总部设在荷兰的政府间组织“农业和乡村合作技术中心发布的数据,欧洲的谷物价格在过去三周上涨了25%,牧草比去年同期减产50%。以英国为例,该国牧草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60%,势必将带动欧洲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
极端呈常态 制造灾害变本加厉
有迹象显示,气候变迁正在成为常态,年复一年愈演愈烈。今年以来,全球各地因气候变迁引起最明显灾难性后果,就是粮食危机。专家预计,未来全球气候将更加反复无常。
今年入夏以来,美国持续高温,号称美国粮仓的中西部地区,创下56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此外,根据美国干旱监测中心的数据,美国本土48州中,近2/3都已经出现干旱现象。美国是全球玉米、黄豆、小麦的最大出口国,其中玉米、黄豆更占全球出口的40%以上。美国中西部旱灾,已带来今年全球玉米、黄豆、小麦等农产品价格飙涨。稍早,发生于2011年的反圣婴现象、澳大利亚百年一见水灾以及2010年发生的俄罗斯大旱灾,都使近几年全球相关农粮商品价格持续上扬。这些例证说明,气候变迁已成常态,并将持续推升农产品价格,进而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警告说,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频繁爆发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大,这会是一种全球现象,人类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否则将会面临灾难性严重后果。
萨斯对来气候变化颇有研究,非常关注近来美国及其多国面临的极端高温与干旱天气。他对记者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境内重大干旱、洪水、风暴和飓风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可以说,干旱不仅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会越来越频繁,因为全球的气候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
萨斯说:“干旱会反复出现。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常见。去年德州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气候变化的日趋加剧将使干旱的出现越发频繁,可能每10年或15年就会爆发一次。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都经历了重大的旱情。世界上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出现干旱与洪水灾害。今年,如果纵观全球,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遭受着严重的干旱和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