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农业咨询机构东方艾格总经理黄德钧认为,气候恶劣事件从原来的每100年10次左右,已经上升到了七八十次,所以从未来看,自然灾害、天气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肯定将越来越严重。
萨斯同时指出,现在每年的气温与前一年相比都有明显的差异,极端高温天气会越来越多,而极端低温天气会越来越少。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出现的比例是相同的,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2011年和2012年,这个比例达到9:1。极端高温纪录被打破的次数是极端低温的九倍。因此,可以说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爆发的可能性在增大,而且这种现象不会是某个国家独有的,会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萨斯警告说,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10年或20年后,我们所处的环境将比现在更加糟糕,如果不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那么,全球平均气将会上升9至10华氏度。倘若如此,后果将非常严重。
萨斯说:“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极端天气和极端高温等,这些自然灾害与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相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更为紧密。”
人性化措施 减损获实效
今年,在应对极端高温天气过程中,欧洲多国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使减灾工作更富实效。
西班牙政府负责主导了此次森林火灾受害者的安置工作,同时欢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减灾工作,以期扩大减灾工作的主体和效果。对于因火灾需要转移的居民,当地政府安排其在附近宾馆或体育馆等地避难,并提供食品和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而非政府组织则主要向受灾民众提供政府援助之外的帮助,以提高受灾民众的生活质量。
西班牙政府以最快速度对火灾受害者的经济损失作出评估,并及时给予直接补偿。西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倡议,决定建立一个长期的直接援助方案,对在火灾高发地区的受灾民众给予补偿。该决议由火灾调查委员会全程负责实施。
意大利卫生部重新启动“1500防暑热线”,所有在意大利的民众均可以在每天8时至18时免费拨打这一电话,获取防暑建议。高温敏感者和老人等特殊人群还可以通过拨打该号码,转接各大区和市区免费公共服务热线,以获得针对性更强的咨询和护理服务。此外,意大利卫生部还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系列电子指导手册,向公众普及高温防护知识。其中既有普适性的手册,也有专门为婴幼儿、老人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发布的高温防护手册。网站还刊登有专业医护人员上传的夏季常见病诊疗建议,民众可免费下载使用。
在法国,当地媒体在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费加罗报》连日发表对法国内科医生工会秘书长巴迪斯托尼等卫生专家的专访,向民众普及防暑知识。法国在处置预案方面格外关注“特殊群体”。政府在老人居所、妇产医院以及幼儿园都提供了避暑场所,规定所有敬老院必须配备纳凉设施。部分城市还会在高温季节向在市政厅登记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救济。
在比利时和荷兰等西欧国家,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机制通过强制插播路况信息等渠道,将保护网扩大至公路上行驶的每辆汽车,避免信息传递的“死角”。
欧盟委员会健康和消费者总司公共健康署专门设立网页,24小时即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和高温预警。此外,西欧不少国家高速公路的电子提示牌也会实时显示路面温度和紧急救助电话等信息。
由于有2003年夏天欧洲极端高温天气造成上万人死亡的惨痛教训,加上2007年、2010年欧洲再度遭遇极热天气以及2012年初遭遇极寒天气,欧洲各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地区性的极端气候“常态化”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各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完善应对极端气候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