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广东省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今年9月开学起,广州市20所中小学成为“融爱行”试点学校,来自越秀启智和番禺培智两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往试点学校巡回指导教学。
不过,尽管“融爱行”计划已经取得了一次不错的开端,但在继续推进的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理事、“融爱行”计划负责人卢莹告诉记者,经济压力和师资力量奇缺是计划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障碍。
“一方面,学校所聘特教助理的工资和社保都由特殊孩子家长自己支付,每个月需要2000元至4000元不等。另一方面,特教助理招聘困难,流失率高,极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特殊教育。”卢莹说,仅仅凭借民间的力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壹基金儿童发展部总监陈宏乐表示,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任重道远,应该理性地看待和解决。“不是把自闭症孩子送进了学校就达到了目标,而是要探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是最好的。”
香港特殊孩子
融合教育经验
■延伸
据香港教育学院博士、香港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介绍,香港对于残疾人士的定义有十个类型,其中自闭症、多动症患者是最多的,只要有能力就读普通学校,都希望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按照法律规定,香港普通学校不可以拒绝特殊孩子的就学要求,而应根据相关指引提供无障碍的教育条件,在课程设计、考试安排等方面都要提供帮助。
如果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孩子,香港教育部门会给予经费补贴,用于聘请特殊教育师资,发展融合教育。另外,香港教育部门还会资助普通学校的老师去大学接收特殊教育培训,现在已有15%的普通学校老师完成培训。(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