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不仅要重视国家的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规模指标,而且要更加关注产出效率和产出质量。应在科技评价中采用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证数和被引频次考核评价指标。积极支持国内研究机构在医学等领域创办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国际学术影响力。企业评价和区域评价中应更加关注专利统计中本国人、内资企业拥有和使用专利的情况,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核心专利及有效专利数量。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通过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建设,建立财政稳定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基础研究活动的投入机制,以及吸引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活动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使更多学科达到国际领先的研究水平。重视社会公益领域的科学研究。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组织发展,探索增强国家基础研究能力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建立学术部门和产业部门创新合作的有效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紧密结合。
调整高技术产业发展思路。从注重高技术产业生产规模增长向增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转变,将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心。大力支持内资高技术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国内应用,逐步减少对跨国企业和国际市场的依赖。加强对我国产业技术密集度变化的监测研究,调整并确立我国近中期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拓展高技术产业政策支持领域。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高成长性、高创新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技术自主品牌。以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引导高新区升级,实现高新区产业集群由生产集群向创新集群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产业创新的基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