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基指出,行星Kepler-69c围绕运行的中央恒星性质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这颗行星本身大约比地球大出70%。这也可能是一个水世界,拥有数千米深的水体。这颗行星同样让科学家们感到兴奋,因为它是天文学家们迄今发现围绕一颗类太阳恒星运行并位于宜居带范围内的最小质量行星。
不过布鲁基也认为这颗行星表面不太可能拥有岩石表面。根据现有资料分析,行星Kepler-69c的环境温度可能远高于地球,因此它更有可能和金星相似。布鲁基说:“或许这里会存在生命,这些生命的样子很有可能与我们目前所知的非常不同。”
德国马普研究所科学家,研究组负责人丽萨·卡尔腾格(Lisa Kaltenegger)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将这种“宜居带”的概念应用到太阳系中,那么地球和火星都会落在宜居带范围内,然而火星的质量太小,无法维系一个足够规模的大气层从而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维持。但尽管如此,好奇号火星车已经在这颗红色星球上找到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地质历史时期火星曾经拥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宜居环境。
其它可能拥有生命的星球
布鲁基表示,此次发现的这些系外行星都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佳生命孕育地,但并不排除在其它天体上同样拥有孕育生命的条件。比如2011年12月宣布发现的Kepler-22b,这颗行星也被认为是可能存在生命的有力竞争者。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距离地球约600光年。
一般认为行星Kepler-22b拥有和地球相似的温度条件,其绕转的恒星相比太阳温度更低一些,也因此稍显暗淡,不过这颗行星本身距离它的“太阳”的距离也相应地要近15%左右。
另外还有比较有名的是Gliese-581g,它是2010年9月份宣布发现的一颗系外行星。从它的环境条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适宜性而言,这颗行星被认为比Kepler-22b和地球更加相似。并且这颗系外行星距离地球仅有20光年左右,这一距离非常近。不过关于这颗行星是否确实存在则仍然存在争议。
在Gliese-581g所在的行星系中还有其它成员,比如Gliese-581d。根据波多黎各大学行星宜居性实验室的研究,这颗行星同样是进行外星生命现象搜寻工作的关注目标。然而,正如其它行星目标一样,我们都从未对这些星球的大气层进行过观测或研究,因此这些星球是否的确拥有宜居性仍然不得而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萨拉·赛吉尔(Sara Seager)表示:常常当你发现某种类型行星的首个案例之后,接下来很快就会发现大量的这种类型的行星。萨拉曾经在开普勒项目组任职,但现在已经离职。她说:“恒星周围宜居带中的行星应当是普遍存在的。”
赛吉尔将此次这3颗行星的发现称为“一项伟大的里程碑”,不过这次发现的系外行星并不是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的潜在宜居行星,并且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我们暂时也还无法获取进一步的更多资料数据。她说:“我们或许永远都无法确认在这其中的某一颗行星上是否存在海洋或是其它生命的线索。”
确认行星,而非大气层
开普勒项目的目标并非搜寻外星生命,而仅仅是搜寻围绕其它恒星运行的行星体。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发射升空,借助这台强大的空间观测设备,科学家们得以对遥远恒星的亮度进行精密地测量。这种恒星亮度的变化是由于行星在视线方向前方遮挡恒星光芒导致的。科学家们对这些亮度下降的信号进行细致的分析,排除各种其它可能的因素,并最终确认这一信号是否确实是系外行星导致的。由于距离遥远,因此开普勒望远镜得以一次对大量的恒星进行监视测量。这一道理非常简单,想象你站在纽约时报广场,你不可能一次监视15万人,因为你身在其中,距离太近。但是如果你身处的位置足够远,那么你就可以做到将15万人同时纳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