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她讲我如果每天不写七八个小时字,她说我心里就不舒服,她说我必须把我心里所想的,所有所想的,该写的我全部要写出来。
唐庚秀:经常晚上3点钟就起来,十二点睡觉,三点半起来。
主持人:老人竟然说他碰到了神仙,在神仙的提示之下,开始写书了。说实话,我们作为科学节目的制作组来说根本不相信这番话,所以我们就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她能写出这么多的字来,而且是多少年如一日,很执着地在写。
后来我们就想了,你说结合一些文字的创造方法,说我们汉字的创造是根据一些动物飞鸟、走兽他们的爪印,印在地上的踪迹,在加上其他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的,另外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字,有的时候也是参考别的民族的文字,然后借鉴起来,融合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独创的一些文字。
这从文字的角度讲都可以理解,但是从老太太感觉就是就是横空出世,她这个字到底是得到了什么灵感写出来的呢。
刘彬徽边研究唐庚秀的作品边与她交谈着,这时他竟然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发现,尽管唐庚秀老人所书写的内容,他根本看不懂,但在她的作品中,刘彬徽竟然看到了很多与古文字的演变十分类似的地方。
刘彬徽:有的字少了笔划,有的字或者增加了笔划,比如这个一二三四的四,她就增加了笔划,但是据她自己说这个四字,和现在的四字大体上能够看出来。譬如说人民的民字,她就减少了一笔,如果她不说这是一个民字,我们还认不出来她到底写的是什么字,因为中国的字少了一笔,有时候就是另外一个字。
在古文字的发展演变中,增减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兄弟的兄字,在不同时期写法各有不同。
一位从来都没有上过学的文盲老太太竟然会使用增减笔,这大大出乎刘彬徽的意料。为了进一步分析唐庚秀写字,刘彬徽决定对她进行一个测试。
刘彬徽:请您写一句:唐庚秀写字用什么字形表示。
在唐庚秀的书写中刘彬徽发现了一个更加神奇的的现象,对汉字所识无几的她竟然在书写时使用了假借字。
刘彬徽:古人创造文字,当没有这个汉字的时候,他可以用别的同音字来代替,这个唐国秀身上也有这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这个字,她什么两个字她不知道怎么写,她就用中文的八九十的十,和这个木头的木,树木的木来代替什么,她有这个同音字来代替,在汉字演变规律来说这个叫假借字。
这一系列的发现令人感到十分震惊,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为什么能够如此精通古文字的演变规律,并且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创造出这种古怪文字?
主持人:我们知道了中国的文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从最早的甲骨文、石骨文、金文到后来的真草隶篆等等。它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才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化字,以及港台地区所使用的繁体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书同文车同轨,这样才让文字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制,但是在书写的时候,人们又发现,有的时候有些文字它写起来太麻烦,比如说篆书写起来很麻烦,但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却流行一种隶书。
这个隶就是奴隶的隶,就是低等人所使用的字,但这个字相对于篆书来说比较简单,于是逐渐被整个社会阶层所承认,于是隶书就统治了相当长的时期。
然后慢慢地再逐渐逐渐演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文字它虽然被淘汰,但是不能说它销声匿迹了,它只是以某种形式还残存在少数的使用者当中,因此我们也当时在想,是不是这位老太太她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种曾经被我们的祖先使用过,但是现在已经不在流行的古老的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