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奇人奇闻

中国人更爱做低头族?警惕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

中国人更爱做低头族?警惕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

2013-07-31 12:19:33

  上周一,微信突然宕机3个多小时,让众多手机用户“不知所措”,有的手机用户甚至“刷机”重启,而“我们是否都中了‘微信毒’”的讨论亦由此而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接近5亿人,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接近4亿人。

  在我国,坐车、走路、吃饭、开会……各种生活场景,你总会看到人们对着手机刷呀刷、划呀划……在诧异的外国人眼中,简直成了奇观。国人为何如此热衷玩手机?如何不被微信“绑架”、“异化”,沦为“信奴”,成为摆在几乎“全民”的微信粉丝面前的新课题。

  亚洲人更爱随时低头玩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因为工作需要,Small经常到国外出差。然而Small发现,相比于外国人聚餐时的“爱倾谈”,中国人即便到了国外,也少有心情欣赏“异域风情”,而是更愿意低头玩手机、上微信。“大家无论到了什么地方,第一个问题是‘有WiFi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就是围着满桌子饭菜各玩各的手机、各上各的微信,只有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大家才能齐齐地‘安心’吃饭。”

  上周微信发生宕机事件后,不少网友都表示,“感觉就像猫在心里挠。”,更多的人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微信依赖症”。

  近日,美国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了一项有关手机用户行为的报告。这份报告针对了10个不同国家的手机用户行为和爱好,结果显示:发达国家中智能手机使用比例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功能手机更加常见。中国的智能手机使用比例达到了66%。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接近5亿人,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接近4亿人。

  统计发现,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最喜欢随时玩手机,面对“低头玩手机”带来的亚健康、颈椎病、眼睛酸痛、手指酸麻等症状,中国人仍然乐此不疲地“奋战”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工具。

  全民“微信粉” “病症”皆不轻?

  近日,80后的小燕发现60岁的老爸也爱上玩微信,频繁地在朋友圈里发照片,小燕感叹:老人家也赶上潮流。诚然,微信便利了我们的沟通,然而,面对每天早晨的“三百条留言,一百条朋友圈”和24小时里不时传来的“叮叮”声,不停地划呀划、复制、粘贴、转发……微信粉们也都在感叹时间的“碎片化”。“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似乎都忙得要死,但都不知道今天的意义是什么?”

  白领阿文则觉得自己已经得了“微信强迫症”,“时不时就想去朋友圈,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新鲜事发生,如果是自己发了照片,就更加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朋友们作何评论。”微信故障了,朋友圈的“重度患者”Mimi更是难受得抓心挠肝。在微信宕机的三个多小时里,Mimi几乎每隔5分钟刷新一次朋友圈,感觉到“无比失落”,玩微信已经到了“强迫”的边缘。

  经常通过微信群进行工作联系的Wendy表示,微信群虽然方便,却也增大了“工作疲惫感”。“以前感到紧张,是听到电话铃声的时候。这些铃声可以被调成动听的音乐,而且铃声往往要播放一段时间,能够稍稍缓和紧张感。可现在,手机只要轻轻一响一震,我就禁不住要放下手头的事情看一下。”Wendy焦急地在微信、手机QQ、微博和短信等即时工具中寻找信息的来源,唯恐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工作内容。

  • 相关阅读
  • 科普:“洞洞鞋”材质或可致癌

      五颜六色的“洞洞鞋”因造型新颖、轻便舒适深受各国民众欢迎。不过,德国西德意志广播电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塑料“洞洞鞋”中含致癌物,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据报道,研究人员...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