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批准项目总投资1626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985万元,神华集团出资9275万元,施工期四年,灭火面积350万平方米。
知情人士介绍,项目批下来后,乌达矿业公司灭火处正式成立。
该处组织了招投标,准备开展正式灭火。但当时的乌达矿业公司领导指示,把灭火工程交给公司下属的乌海市银星工贸公司(下称银星公司)做。乌达矿业公司灭火处黯淡退出。
疯狂的挖煤“灭火”
知情人介绍,银星公司负责灭火工程后,将煤田划成块,一块块转包出去
银星公司,是乌达矿业公司下属“三产”企业。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现任董事长为周根良。公司前身是乌达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挖小煤窑,搞建材、养殖等项目。
2005年左右,小煤窑泛滥成灾,五虎山等矿区小煤窑连续发生矿难。最后,内蒙古自治区一道死命令,全部小煤窑关停。
银星公司此时生存困难,便向乌达矿业公司打报告。矿业公司时任领导于是把整个乌达煤田灭火工作,交给了银星公司。
上述知情人士介绍,银星公司得到施工资格后,把整个煤田一块块承包出去,“也不管是不是火区,都划出去了”。
银星公司把整个煤田划成16块,再层层转包。承包费“有的几十万一块,有的几百万一块”,来自浙江,宁夏和内蒙古东胜的100多个煤老板,开始以剥地皮的方式疯狂挖煤“灭火”。
村民老金回忆,当时山上剥地皮者昼夜放炮。乌达煤炭局副局长赵玉华说,这是国家立项的工程,监管责任在神华公司,地方政府不会具体过问怎么施工。
“客观上也挖走了很大一部分着火煤。”灭火处处长贾跃荣说。
工程师赵铁雄介绍,按国家煤田规划,乌达煤田是井工开采煤田,不应露天挖煤。为保护环境,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乌达煤田灭火规划则要求,以“打钻、注水、注浆和黄土覆盖为主”。
而知情人士介绍,灭火资格一旦卖给私人老板,就失去了控制。“老板花了钱,肯定要尽量多地赚回来”。灭火工程变成露天采煤工程,煤老板们越挖越深,越挖越大。
而这些煤田深处,就是乌达矿业公司的采矿大井。
原始地貌严重破坏
35平方公里的地表遭受破坏,技术人员说,花一百亿用一百年,也恢复不到原始地貌了
“这些人在我们房顶玩火,能不危险吗?”乌达矿业公司知情人介绍,2008年灭火工程数次严重威胁到井下采矿。
2008年,乌达矿业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向神华能源公司打报告,请求想办法制止泛滥的采挖。
此前,2007年8月,银星公司进行了改制,成为乌海市所属民营企业,乌达矿业公司管不了了。
最后,由乌海市政府出面,强行停止了整个乌达煤田灭火工程。
一些刚高价买到地块的煤老板因此亏损严重,丢下剥开的地皮,到北京告状;已赚到钱的煤老板,也不再回填、复垦和绿化,一走了之。
同时,刚刚挖出露头的煤层,失去地表阻隔空气,2年来也开始大规模自燃。
今年6月15日出版的《国土资源遥感》杂志中,神华(北京)遥感勘查公司工程师孔冰等人披露,2006年中期到2008年下半年,在乌达煤田进行的灭火工程,使35平方公里的地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煤田70%的原始地貌已彻底消失。
孔冰等人提取了乌达煤田地表剥挖前后的航空影像图。2006年6月,影像图上原始地貌清晰可见。但2009年3月的彩色影像图上,是杂乱的剥挖坑、岩石渣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