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南京汉墓挖出长剑后又出土古代“保险箱”

南京汉墓又出土古代“保险箱”

2013-12-30 15:53:08

  南京汉墓挖出长剑后又出土古代“保险箱”(扬子晚报12月26日A42版刊登了六合区方州广场地铁口施工于24日开挖出一个古墓,里面不仅有大量棺木,还发现了一把1米多长的宝剑。当地警方得知此事后迅速封锁工地,停止开挖,并与南京市文保部门联系。昨天,南京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组织专业人员对古墓进一步挖掘。很多看过扬子晚报报道的读者对此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宝剑的主人是谁,宝剑入何处,古墓内还有啥其它宝物,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下午再探古墓开挖现场。

  墓旁惊现 “旧时的保险柜”

  昨天下午两点,这处古墓经文保挖掘施工全部打开。记者看到,古墓内有两尊并列的棺木,左侧的棺木已被挖掘机不小心挖开,但棺木下半部分完好完损,右侧棺木亦然。记者看到两座并列的棺木底部和周边被一层约30厘米厚的木板包裹着,右侧那座棺木的底部颜色呈桔红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棺木被油漆过,而且是整块板材。工作人员在棺木内及周边发现少量陶罐,记者在现场看到,被发掘的陶罐大小不一,最小只有茶壶那么大。

  就在南京文物局考古人员在对棺木内物品进行清点时,现场挖掘人员又传来新消息,在距古墓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发现一个木质结构箱柜。这个木质结构箱柜呈长方形,长约2米,宽约1米,高1.5米,箱柜上面被4整块木板盖着。工作人员将木板盖挪走,发现木箱柜内有浑浊的水。将水清理一部分后,箱柜底部露出数件文物,工作人员将文物一件件取了出来。记者看到,被取出的文物有碗、罐,还有沾着淤泥的工艺品以及金属物件,取出约10件后,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电话,便停止了取物,还让人弄来几桶水重新倾倒到箱柜内。现场工作人员小声议论,这个木箱柜类似沿用至今的保险储物柜,是古时权贵人家埋葬时的陪葬品。据工作人员透露,储物柜内的物品将过一天全部取出。

  锋利宝剑还有待鉴定

  古墓发现时,棺木中曾发现一把1米多长的锋利宝剑。对此,记者昨天从当地警方获悉,目前这把宝剑尚在当地马鞍派出所物证室保险柜存放着。据现场一名文物挖掘人员透露,根据现场出土的陶罐等物品来分析,这座古墓应该是汉代的,因为六合古称棠邑,是汉代刘邦手下大臣陈婴及其后代的封地。汉代的剑既有铜剑和铁剑,两种剑都出土过,但这么长的剑,这么锋利的剑身很罕见。

  据业内人士分析,佩戴如此长剑的人,墓主人应该是将军级别的。由于这把宝剑跟随墓主人南征北战,屡建奇观,在其去世后,人们把这把立过战功的宝剑跟随墓主人一同入葬。对于这把宝剑的真实身份,南京市文物部门将邀请有关专家作进一步鉴定。

  六合北门方州广场发现古墓后,附近居民曾怀疑周边还存有古墓。市文物局为慎重起见,立即组织专人对周围区域进行拉网式勘探。截至29日下午4时,古墓周边地下尚未发现古墓迹象。宁天城际六合地铁项目五标段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配合文物挖掘,他们无偿提供支援,并全力配合。(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古代城管都是临时工 宋朝让街头闲汉恶少当城管

      在当今中国,“城管”两个字有着特别复杂的意义:他们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他们被视为弱者的天敌。曾经有神人PS了一张“神图”来嘲讽今天的城管——《清明上河图...

    时间:11-18
  • 古代如何记载雾霾?元朝“都门隐于风霾间”

      雾霾对空气的污染,如今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雾霾天气始于何时?历史上有关于雾霾天气的记载吗?  元朝“都门隐于风霾间”  北京地处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季漫长,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

    时间:11-15
  • 古代六大毒草揭秘:断肠草能杀人于无形

      核心提示:断肠草能杀人于无形,据文献记载,当年“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神农氏,最后就是尝了断肠草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记载:“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死...

    时间:11-05
  • 古代名士消怒有法 郑板桥画竹司马迁著书

      生活中,动辄发怒者,即使不殃及他人,亦会祸害自身。为此,古代的许多名士,都有自己的抑怒解愁之术。  “悬联警怒”。林则徐性情刚烈,后来知道发怒不仅无用,且常给小人制造借口,于是在书房挂一...

    时间:10-16
  • 古代名士消怒有法 郑板桥画竹司马迁著书

      生活中,动辄发怒者,即使不殃及他人,亦会祸害自身。为此,古代的许多名士,都有自己的抑怒解愁之术。  “悬联警怒”。林则徐性情刚烈,后来知道发怒不仅无用,且常给小人制造借口,于是在书房挂一...

    时间:10-10
  • 中国古代也有“黄金周”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五一、十一、除夕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休息或者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且,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些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人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现在的社会中...

    时间:10-09
  • 古代书商如何造假

      刘冰介绍,从古至今,常见的古籍作伪手法就有十多种,如增删刻书牌记、撤去序跋等。  古书中的牌记是考证该书出版人、出版地和出版年代的重要依据,简单说就是今天书籍的“版权页”。书商为了牟利,...

    时间:09-27
  • 古代寺院或兼具旅店功能 男女均可下榻

      给大家讲个故事。  说是南宋初年,有个官员去寺庙烧香,晚上没走,方丈让知客僧带着他去客房里住一夜。  知客僧把他带到客房,顺口问道:“听说施主以前跟刘县丞是同事?”他点点头。  知客僧指...

    时间:09-26
  • 古代孩子上学晚 小学也分“快慢班”

      清代的私塾学堂。  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

    时间:09-25
  • 中国古代家具鉴定的困惑

      通过几代人的探索,对中国古代家具的鉴定,目前已有些规律可循。但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流派众多,量若繁星,故在鉴定活动中,仍会不时遇到些有悖常理的困惑,有待我们继续地探讨解决。  通过古家具上的题款...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