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武汉市启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0-09-10 20:2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9月10日电 (记者 徐金波)武汉市政府新闻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称,该市已经启动实施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行动。到2025年,将建成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完整创新链条、强大辐射效应、国内领先水平的10大高端产业集群。

  据武汉市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盛继亮介绍,该市作为中国科教大市,科技精英荟萃,拥有一大批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院士专家,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既有耕耘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院所的科学家,也有植根于中国信息通信集团、中铁大桥局、中船重工等国有大型企业的顶尖技术专家。发挥院士专家学术优势,对于推进武汉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学术领军、技术领先、产业领航优势,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该市制定了《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成立了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任组长,10位包保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

  该《行动计划》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院士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行动,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支撑。到2025年,建成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完整创新链条、强大辐射效应、国内领先水平的10大高端产业集群。

  该《行动计划》部署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光电子产业。充分发挥光电子产业院士集聚优势,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功能,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谋划建设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做大“光”产业,做强“芯”产业,发展“屏”产业,布局“网”产业,着力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二是人工智能产业。做大智慧交通产业,推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智慧教育产业,布局智慧养老产业,高标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三是数字产业。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做强数字软件产业,发展数字建造产业,壮大网络安全产业,布局区块链产业,着力打造国内数字产业标杆城市。

  四是量子技术产业。发展量子导航产业,打造量子通信产业,布局量子计算产业,培育“量子+”产业,打造国内量子技术及产业发展新高地。

  五是超级计算产业。发展高性能计算产业,提升云计算产业,积极布局超算产业链,打造“科技算盘”,建设“算力城市”。

  六是电磁能产业。发展电磁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舰船制造产业、高速轨道交通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电磁能产业。

  七是氢能产业。发展氢能源产业,做大燃料电池产业,布局整车整机产业,加快国家氢能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城市。

  八是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做大智能机器人产业,做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桥梁工程装备产业,布局航空航天产业,加快推进高端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着力打造全球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中心。

  九是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做强先进结构材料产业,布局前沿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中部最大的新材料基地,为武汉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提供硬核支撑。

  十是大健康产业。按照“一城一园四区”规划布局,实现新药创制重大突破,推动医疗器械提档升级,提升精准医疗能力水平,促进微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抢占生物育种发展高地,加速大健康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着力打造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基地。

  该《行动计划》明确了47名院士、37名专家参与产业引领,力求做到院士专家研究领域和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对应,合理发挥院士专家在建平台、搞攻关、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十大高端产业和细分方向的确定上,一方面注重将应急和谋远相结合,重点谋划能够引爆产业的平台、技术、产品和项目。另一方面注重久久为功,强化底层支撑,力求厚积薄发。

  目前,武汉市已经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人工智能、数字、电磁能、氢能、高端装备、大健康等6个产业领域已经制订产业规划或行动计划,其余的正在抓紧制订;光电子、人工智能、数字产业、氢能等产业领域,已经设立了数百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一批创新平台正在陆续搭建等。(完)

  • 相关阅读
  • 京津冀及周边秋冬季大气污染成因为何?生态环境部回应

      中新网9月11日电 “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谈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话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1日作出如上表述。 资料图:雾霾天...

    时间:09-11
  •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求是网评论员: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这既是对中国人民...

    时间:09-11
  • 【每日一习话】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习近平: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这段话出自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

    时间:09-11
  • 发扬抗疫精神 厚植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

    时间:09-11
  • 新华时评: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  新华社记者王希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压减,审批流程持续优化简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向纵深……通过大力推进一系列“降门槛”改革举措,全社会创新...

    时间:09-11
  • 中国研制“云雀”飞行机器人 实现首次高海拔环境科考

      中新网沈阳9月11日电 (王景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简称:沈阳自动化所)11日发布消息,由该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机...

    时间:09-11
  •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

    时间:09-11
  • 抗疫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光明论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进入新时代,...

    时间:09-11
  •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纪事

      新华社昆明9月11日电 题:雪域高原盛开民族团结之花——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纪事  新华社记者杨静  雪山上雄鹰展翅、草甸中牛羊成群、田地里青稞低垂,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群众正...

    时间:09-11
  • 牢牢端稳饭碗 确保颗粒归仓

      各地全力以赴誓夺秋粮丰收  牢牢端稳饭碗 确保颗粒归仓(秋粮探行)  安徽亳州市赵桥乡田间,一株株玉米“腰杆”粗壮,绿油油的叶片随风起舞,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焦魁扒开一棒玉米查看,立马笑容满面...

    时间:09-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