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途经四川等地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2020-12-10 12:0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2月10日电 (记者 刘忠俊)12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白鹤滩—江苏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北京、成都同步举行,工程的开工将为中国再添一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对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绿色发展、引领技术创新等具有显著综合效益和长远战略意义。

白鹤滩水电站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包2标段组塔作业现场。 张建铧 摄 白鹤滩水电站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包2标段组塔作业现场。 张建铧 摄

  据了解,此次开工建设的白鹤滩—江苏工程是中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是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重大清洁能源项目。工程起于四川凉山州布拖县,止于江苏省苏州常熟市,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5省(市),线路全长2087公里,新建白鹤滩、虞城2座换流站。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307亿元人民币,于2020年1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运。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河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计划于2022年全部建成投产。其中,左岸、右岸各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分别送电江苏、浙江。工程建成后可保证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大规模外送,还可利用通道的夏季富余送电容量,每年增送四川丰期富余水电约40亿千瓦时至60亿千瓦时,极大缓解四川弃水问题。白鹤滩—江苏工程投运后,输电能力将达到800万千瓦,可满足江苏当地经济及负荷发展,与华东已有特高压工程配合,可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优势,提高江苏清洁能源消纳比重,增强电网水火互济能力,有效缓解华东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投运后,每年输送电力超过312亿千瓦时,华东地区每年可减少发电用煤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42万吨、二氧化硫25万吨、氮氧化物22万吨。

云雾中的特高压线路。 陈翔 摄 云雾中的特高压线路。 陈翔 摄

  十三五”期间,随着电源不断投产,新一轮特高压建设——“新三直”工程(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先后启动。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9年开工,目前施工人员正加紧作业,力争川云标段在2020年底贯通,2021年正式投运。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早日核准。

  “新三直”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后,四川电网将新增2400万千瓦外送能力,相当于在现有外送规模上实现翻番,极大缓解四川水能发电弃水问题,同时减少标煤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电力工人对±800千伏锦苏线开展特巡。 陈翔 摄 电力工人对±800千伏锦苏线开展特巡。 陈翔 摄

  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13交11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4.1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4.4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1.6万亿千瓦时,特高压电网的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充分显现。

  据悉,到“十四五”末,国网四川电力将力争实现特高压交流电网从0到1的突破,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网络,形成跨区8回直流输电线路,全口径外送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完)

  • 相关阅读
  • 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案例揭晓 破除婚丧陋习等榜上有名

      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案例揭晓 破除婚丧陋习等典型榜上有名   因地制宜采取合适措施治理不良风气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村内公共空间无序等乡村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时间:12-11
  •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新政发布 健全跟踪监管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部发布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新政   建立健全规划环评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健全规划环评跟踪监管长效机制,定期调度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开展、落实情况,...

    时间:12-11
  • 避免滥用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数量频次超合理范围需付费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数量频次超过合理范围需付费   滥用申请权有望得到遏制   ●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行政机关可以收取信息处理费   ● 《政府信息公开...

    时间:12-11
  • 疫情下的就业市场:从年薪30万到应聘地铁安检员被拒

      疫情下就业市场“人岗错配”现象愈发突出——  从年薪30万到应聘地铁安检员被拒,不是身段问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市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李弘2020年的工作比往年更加“烧脑”...

    时间:12-11
  • 中国“极目”卫星上天 全天候“追捕”引力波

      时隔一年我国再次发射空间科学卫星  中国“极目”卫星上天 全天候“追捕”引力波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2020年12月10日4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

    时间:12-11
  • 人民日报:为全球知识产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为全球知识产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音)  12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40万件,继续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

    时间:12-11
  • 中国粮食生产“十七连丰”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  中国粮食生产“十七连丰”(锐财经)  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

    时间:12-11
  •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性解决“有学上”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性解决“有学上”问题  本报讯(记者 任敏)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目前,全国共有中小学(幼儿园)...

    时间:12-11
  • 中国测量标志损毁率超3成 官方:人为破坏严重

      12.3万座测量标志缘何损毁超3成?   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近日在解读《关于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时表示,各省份近10年普查测量标志12.3万座,状态完好的...

    时间:12-11
  • 为大学生加压,需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为大学生加压,需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时评  12月9日,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名单揭晓,这些杰出青年学生的勤奋自强为当代大学生做出了表率。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勤奋不足,反而偷懒...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