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融资需求(国际视点)

2023-11-15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主办的第八届世界投资论坛近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与投资”主题,举行了150多场座谈、研讨等活动。与会代表呼吁,各方应该携手合作,减少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和贫困现象,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公私部门合作,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融资需求。

发展融资缺口加大

世界投资论坛由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投资和发展领域的重要全球盛会。

联合国贸发会议此前发布《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受地区冲突、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以及债务压力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为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2%。报告说,自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投资增长了近两倍,但增速在2022年有所放缓,且大部分增长集中在发达国家。

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融资缺口已从2015年的2.5万亿美元增加到每年4万亿美元以上。其中,能源、水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资金缺口最大。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约1.7万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但2022年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为5440亿美元。

在第八届世界投资论坛开幕式上,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指出,2015年确立的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时间进度已经过半,但只有15%的目标得到落实。所有可持续资金中只有5%用于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投资急需扩大。她说,当务之急不仅是增加资源,还要增强相关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等的发展能力。

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大。应对这些挑战,全球领导人需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采取协同行动促进发展,引导资金合理配置。

急需采取切实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发表声明,敦促各方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揽子刺激计划,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5000亿美元的投资。他还呼吁各国政府确定公平的碳排放价格。

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指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粮食和农业相关具体目标的实现进展几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以致消除饥饿和贫困、改善健康和营养、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更趋严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为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低收入国家必须落实约4万亿美元投资,每年资金缺口约6800亿美元。

本届论坛上,联合国贸发会议分享了各方合作吸引发展融资的众多举措。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研究部门负责人理查德·保尔温表示,建设数字政府、设立投资信息门户等措施可简化审批流程,有效提升投资水平。

统计显示,通过建设数字政府,过去两年贝宁的注册公司数量实现翻番。2021年到2022年,伊拉克的注册企业增长到原来的5倍。联合国贸发会议还同马里医疗卫生部门合作,简化数字审批程序,使审批时间从2年缩短到3个月。

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投资,联合国贸发会议提出了一项名为“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全球行动契约,包括六大行动方案,涵盖国别和国际投资政策制定,融资机制和工具以及可持续金融市场等。

世界投资论坛期间,联合国贸发会议还从全球7000多个经济区中选取了50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供各方参考借鉴。联合国贸发会议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出台了促进可持续旅游投资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并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证券交易所联合发起了一个新的可持续融资平台。

加强气候融资协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11月30日在阿联酋开幕。气候融资成为本届世界投资论坛的重点议题之一。COP28候任主席苏丹·贾比尔表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缺口巨大,“仅靠创可贴和止痛片,不可能解决问题”。

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战略研究学教授哈桑·达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气候融资是开展气候行动的关键,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关切。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承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论坛颁发了“2023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奖”,来自中国、巴西、埃及、法国、阿联酋等10个国家的机构获奖。阿联酋哈利法经济区阿布扎比—凯扎德集团因促进能源转型投资获奖。中国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因在促进国际投资及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获奖。据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吸引外资项目50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10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74个项目。

中国是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8.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

中国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期待同各缔约方共同合作,推动COP28取得成功。未来,中国将继续把绿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不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本报迪拜11月1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17 版)

  • 相关阅读
  • 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

    时间:11-16
  • 促进经济合作 深化融合发展

    江苏南京,扬子江畔,两岸企业家峰会永久会址——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宛如巨轮扬帆。日前,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开幕式在南京举行,两岸企业家峰会双方理事会成员、会员,两岸企业家、...

    时间:11-16
  • 亚洲最深井获高产油气流

    图为“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中国石化供图 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15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

    时间:11-16
  • 扎实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家谈)

    “夫孝,德之本也”。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为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社会氛围...

    时间:11-16
  • 安徽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本报合肥11月15日电 (记者吴焰、李俊杰)新时代新征程,怎样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大文章,如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1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扎实...

    时间:11-16
  •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政策解读)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

    时间:11-16
  • “带得走”的乡村文化能“出圈”(纵横)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内,孩子们正围着几位手艺人,观看各类非遗展示。20米长的剪纸长卷、方寸叶片上雕出的万千造型、瓷瓶上粉润柔和的色彩等,无不在向人们诉说着...

    时间:11-16
  • 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潜力继续显现(权威发布)

    “10月,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方面来看,国民经济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

    时间:11-16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吴储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5日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

    时间:11-16
  • 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人民时评)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本次增发国债,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