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国第10万列中欧班列经新疆出境

2024-11-22 08:43:3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逯风暴报道)11月21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20日,一趟自重庆始发的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驶出,标志着全国第10万列中欧班列自新疆顺利出境。

全国第10万列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站准轨场发车出境。郑鑫 摄

新疆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关键节点,随着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新疆铁路双口岸运输优势日益凸显。尤其是作为中欧班列西通道重要支点的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关过货能力与日俱增。

新疆铁路部门围绕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口岸及后方通道扩能改造,随着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等项目落地完工,中欧班列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9月29日,阿拉山口站综合查验场建成投用、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全线开通,阿拉山口站准轨接运能力增加15%、宽轨接运能力提高30%,为中欧班列高效通行打下坚实基础。

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助理工程师汪胜忠说,充分发挥阿拉山口站综合查验场新增能力,合理优化各项作业流程,促进班列换装、通关作业等环节提速,今年宽、准轨单日接发列车数量连续6次刷新纪录,宽轨单日接发列车数量最高达22对,准轨单日接发车数量最高达20对,该站日均通行班列保持在20列以上,最高达29列。

新疆铁路部门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以及企业货主和代理单位联系沟通,实施“数字口岸”“无纸化通关”系统项目和铁路快通等业务,推进舱单信息提前传输等工作。落实与哈方铁路定期会晤机制,协调哈方加强发交接车组织,进一步提升了口岸通行效率。

“今年公司代理的中欧班列数量达到1000列左右,比去年增加10%。”新疆阿拉山口捷安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余松说。

目前,新疆铁路双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达8.28万列,其中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4.2万列,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4.08万列。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李娜 ]

  • 相关阅读
  • 视频画报丨“黄金搭档”的握手——习近平主席的巴西利亚时间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活动后离开里约热内卢,乘专机抵达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20日上午,巴西利亚总统官邸黎明宫气氛热烈友好,迎接...

    时间:11-22
  • 【数说经济】巩固增强消费引擎关键动能

    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动能是否强劲,对我国经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消费恢复正在升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

    时间:11-22
  • 【地评线】飞天网评:答好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必答题

    当前,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供暖季,季节性用能高峰期即将到来。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综合研判各方面情况,预计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资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城镇供热采暖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关乎千家万户...

    时间:11-22
  • 人民论坛网评|一条调水线何以焕发蓬勃生机

    一渠通南北,清流润万家。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自2014年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752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

    时间:11-22
  • 新华全媒+丨多项新技术亮相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新华社杭州11月21日电 题:多项新技术亮相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新华社记者魏一骏随处可见的人工智能元素、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首发、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碰撞启发……11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时间:11-22
  • 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改善 新动能加速成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份,我国工业结构呈现继续优化趋势。在产业升级发展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带动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

    时间:11-22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万古长江与千年运河在江苏镇江交汇,交汇的口门从宋代京口闸遗址到目前正在改造的谏壁船闸,只有短短16公里,却以跨越千年的时间尺度,见证了从北宋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复式船闸,到即将建成的...

    时间:11-22
  • 焦点访谈丨“包袱”变财富!这些“闲置”都能“变现”

    近年来,在基础设施领域,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闲置的存量资源,涉及土地、房产、无形资产等。如何盘活这些低效、闲置的存量资源,成为高质量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在9月26...

    时间:11-22
  • 载人登月画面提前“剧透” 中国载人航天精彩可期

    央视网消息:11月21日,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载人航天相关领域8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议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本届大会设置载人航天总体与共性技术、人员空间驻留及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技术等15个专题分...

    时间:11-22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大冶刺绣:飞上太空的指尖技艺

    大冶刺绣是鄂东南大冶、阳新等地流传千年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小红是大冶刺绣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就跟着奶奶学刺绣,她独创出数种针法,使得作品更加立体、逼真、生动,并将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融...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