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漫画万象 笔写丹心

2025-07-06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英韬自画像》。

">

  图为《英韬自画像》。

  “纪念英韬先生百年诞辰——英韬漫画展”近期在人民日报社展出。老观众来观展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看多了谐趣、搞笑漫画的年轻人,则对讽刺性漫画有了新、奇、特的感受。

  英韬先生以勇于批评闻名漫坛,漫画界称他是站在讽刺前沿的漫画家。这次展览的作品有一部分是他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国际时事漫画,其中一些讽刺西方霸权的作品,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其余大部分是表现社会题材的漫画,讽刺的对象是官僚主义、腐败分子、愚昧落后的旧思想等。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贴切的比喻、幽默的手法和老辣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出的经典之作,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英韬为人低调,忠于艺术、“敢于批评”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的创作理念是:漫画画的是思想,漫画家要做第一个“发言人”。所以他的作品视觉独特,总能第一时间抓住社会热点,稳、准、狠地抨击假恶丑。他常说,漫画是比喻的艺术,比喻一定要准确,否则会误导读者。他用的喻体都是大家熟悉的,像体育、音乐、舞蹈、戏剧、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元素都经常出现在他的漫画中,为主题服务。如漫画《无动力干部》中,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后背上插着发条手柄,手柄上写着“等待指示”。这个喻体就属于科技范畴。站在他的作品前,新老观众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但笑声是一样的。这场漫画展览,不仅带来视觉的享受,也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这就是漫画的魅力!

  英韬一生投身于漫画事业。求真务实、坚持原则的精神,塑造了他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人格魅力。担任《讽刺与幽默》报主编时,他一直秉持“作品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作风正派的漫画新人热心扶持、培养,身后有诸多感人的故事。英韬也很风趣。在《讽刺与幽默》报编辑部,他与我们一同审阅稿件。有一幅佳作,遗憾的是作者疏忽,作品背面只有标题,信封上仅有地址,没有作者姓名。当时也没有电话这种联系方式。面对此景,几位编辑感到困惑。英韬提议:“作品照常发布,我们为其起名‘何仁’。”大家心领神会,一致赞叹此举巧妙!作品一经刊登,作者迅速与我们取得联系,并称赞道:“果然是《讽刺与幽默》报,总能引人发笑!”

  在以英韬为代表的几代漫画家的支持下,《讽刺与幽默》报不断成长,至今仍紧随时代,发表着大量漫画作品,培养着大批新人。英韬当初种下的种子已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作者为《讽刺与幽默》报原主编)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6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甘肃终止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兰州7月6日电(记者王朋)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了解到,自7月6日11时起,甘肃终止对兰州、武威、白银、定西、甘南、临夏及兰州新区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终止对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的洪水防御Ⅲ...

    时间:07-06
  • 公安部: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6日从公安部获悉,中国、缅甸、泰国近日召开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二次部级会议。会上,三国有关部门就深化警务执法合作达成系列共识,将继续联手严厉打击妙瓦底等地电信...

    时间:07-06
  • 国台办发言人就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6日答记者问表示,民航局7月6日宣布,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这一举措,是为缓解有关地区航班增长压力,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保障旅客权益,对两岸同胞...

    时间:07-06
  • 国台办发言人就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6日答记者问表示,民航局7月6日宣布,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这一举措,是为缓解有关地区航班增长压力,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保障旅客权益,对两岸同胞...

    时间:07-06
  • 琉光璃彩耀千年

      结合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邂逅鸢尾》,作者刘媛。  赵 冉供图">  结合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邂逅鸢尾》,作者刘媛。  赵 冉供图   夏日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

    时间:07-06
  • 漫画万象 笔写丹心

      图为《英韬自画像》。">  图为《英韬自画像》。   “纪念英韬先生百年诞辰——英韬漫画展”近期在人民日报社展出。老观众来观展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看多了谐趣、搞笑漫画的年轻人,则对...

    时间:07-06
  • 持艺舟双楫 求学艺相成(谈艺录)

      图为“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现场。  湖北美术馆供图">  图为“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现场。  湖北美术馆供图   我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从事书法创作,切身...

    时间:07-06
  • 工致之美的时代之思(艺坛走笔)

      中国工笔画作为东方绘画体系中的瑰宝,历经唐宋发展高峰,以“层染复罩”的技法体系与“立象尽意”的美学内核,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及至当代,工笔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呈...

    时间:07-06
  • 抗战史诗的艺术凝结与历史回响(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八十五载岁月奔流,一幅未完成的油画草稿却在时间的淘洗中愈发闪耀出史诗般的光辉。唐一禾先生创作于1940年的《七七的号角》(见图),有美术史家将其誉为“抗战美术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一评价...

    时间:07-06
  • 让爱国强军种子生根发芽(国防视线)

      “穿上军装的我们,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来自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的军中伉俪——刘志赢、覃若琳夫妇的坚定誓言,让学生肃然起敬。盛夏时节,夫妻俩刚执行完任务靠上码头,就马不停蹄地赶到...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