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抽烟是很多市民习以为常的行为。(吕丽霞 摄)
本网讯 今年5月31日,市政府出台公共场所禁烟令,倡导全民禁烟,宣布从6月1日起,我市在公共场所全面开展禁烟活动。四个多月过去了,但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吸烟的人随处可见,禁烟处于禁而不止的状态。
记者从市爱卫办了解到,市政府公告中提出各单位、各部门要全面深入地开展“无烟单位”、“无烟科室”、“无烟社区”等创建活动,划定8类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并规定对违反者处以重罚。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爱卫办及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印发禁烟方面的健康手册,向群众散发宣传,在街道、公园、体育场、影剧院等地设立禁烟标志,并在北新街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宣传栏,专门向过往群众宣传吸烟的危害,劝导大家不要吸烟;细化“无烟单位”、“无烟科室”、“无烟社区”的标准,下发到各单位,引导和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开展“无烟单位”申报与评选等活动;在市内公共场所,要求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开展对抽烟行为进行劝阻活动,努力推动禁烟工作开展。目前,从市爱卫办掌握和记者调查情况来看,部门单位禁烟有所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型会议室、影剧院吸烟现象基本消失,但在市区的大部分公共场所,吸烟现象随处可见。
为什么禁烟行为会禁而不止呢?专业人士认为,首先,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市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吸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性,以及对公共环境造成的影响。其次,农民意识向市民意识的转变需要时间,由于我市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农民城市,群众很多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还与现代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与规范。再次,许多市民谈到,禁烟执法力度不大,公共场所抽烟基本上没人管,也受不到惩罚,烟头乱扔也没人阻止,吸烟者随意、随处抽烟。全社会禁烟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目前在酒店、娱乐场所、餐馆等公共场所,商家没有劝阻吸烟意识,被动吸烟者深受其害却不敢也不愿劝阻,这样一来,吸烟者抽得更加心安理得了。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要改变群众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个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全民禁烟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把此项工作做好,就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从健康教育入手,让群众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那么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不吸了;同时,要引导群众健康的交往方式,熟人见面、朋友聚会采用新的、文明的交往方式,而不是靠互相交换香烟和聚在一起吸烟交流感情;最后,要在公共场所严格执法,对吸烟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禁止其吸烟,在群众中形成一定威慑,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办公室抽烟让人烦
坐在办公室里抽支烟、喝喝茶,是上班族平日里最常见的行为。最近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看起来最平常不过的行为,也是让大家最为头疼、最为反感的行为。
在一家银行上班的叶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最怕烟味了。原来,她在大厅上班,比较敞亮,偶尔有人抽烟还不要紧,从去年秋天到单位行政办公室上班,办公室四个人中两个人都是老烟民,每天上班一来就开始抽烟,一根接着一根,下班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烟灰缸里插满了烟头。冬天和夏天办公室里用空调,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有人一抽烟,整个办公室里乌烟瘴气,让她和办公室里的另外一个女同志深受其害。尤其她一闻烟味就咳嗽,上班时总是过一会儿就到门外去透透气,业务忙顾不上出去的时候就把窗子打开,这样不但同事不高兴,冬天还把她冻感冒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