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占良)“只要女儿将来有出息,我受再大的苦也值得。”12月6日,入冬以来第一次寒潮袭击商州,冷得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在商洛市中心汽车站门口,一个手脚冻得发紫的中年妇女一边忙碌地给顾客擦皮鞋,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闵春兰正在给顾客擦皮鞋
擦皮鞋的妇女名叫闵春兰,今年47岁,家住商州区李庙乡黄川村一组。据她讲,家里有5口人,丈夫魏喜正以前在澄合矿务局下属煤矿挖煤,得了矽肺病后,就再没去打工,2005年他不幸又摔伤腰部,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六级伤残。大女儿魏丹今年24岁,是西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二女儿魏丹妮今年17岁,脑部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小女儿魏小雨今年15岁,在西郊中学初二年级读书。
据闵春兰讲,她来商洛市汽车站门前擦皮鞋已经7年时间了,大女儿学习一直很好,当年考上商洛中学后,她就来到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给女儿做饭,陪女儿上学,当时,她就暗下决心,无论再苦,也要女儿把书读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城里擦皮鞋的人很少,就让丈夫给做了个工具箱开始给人擦鞋。开始时,擦鞋的人不多,由于她为人热情,鞋也擦得很好,收费便宜,慢慢的,擦鞋的人多起来了。2005年,丈夫腰部受伤,加之矽肺病折磨,根本就干不了农活,家里的两间房子也因年久失修无法居住,干脆就把家里的地撂了,一家人都来到城里,为了省钱,他们一家租住在顶层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夏天热得像火炉,冬天冷得像冰窖。
2007年大女儿考上西北大学后,家里的日子就更艰难了。女儿上学的各种费用每年得1.5万元,除去每年申请国家6000元的助学贷款外,其余9000元就靠自己擦皮鞋来筹集。为了多挣一点钱,闵春兰白天到车站门前去擦鞋,晚上到网吧打扫卫生,早上天不明再到一家单位扫院子,星期天给人家当家政,帮助照看老人,来城里六七年,她一顿早餐也没吃过。以前,擦一双皮鞋一元钱,生意好的话,每天能挣三四十元钱,少则只能挣几元钱,一个月下来,毛收入就六七百元。令闵春兰高兴的是,今年6月份,由于物价上涨,自己擦鞋的费用也涨了,擦一双鞋现在能挣2元钱。看到自己整天这么辛苦,丈夫有时也出去打点零工,贴补家用,但到冬天就不能出去干活了,身体吃不消。
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到妈妈擦鞋供自己读书,魏丹早就心知肚明,平时她省吃俭用,从不乱花钱,为了节省费用,她每天只花5元钱伙食费,早上买包方便面,用开水一冲就是一顿饭,一个月各种花费不超过300元。上大学3年多,她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穿的衣服都是亲戚给的旧衣服,平时怕花钱就不回家,节假日便去超市打工,很少向母亲要钱。说到这里,闵春兰的眼睛湿润了。由于学习刻苦,各方面表现突出,魏丹每年都能享受国家2000元左右的贫困学生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母亲的生活压力。
再有半年,女儿就大学毕业了,自己的苦没有白吃,一想到这些,闵春兰的脸上就流露出些许自豪感。没有悲伤,没有怨天尤人,从她那瘦弱的双肩上,看不到沉重,人们只能看到一个普通母亲的坚强和博大的母爱,她留给人们的不是同情,而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