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希锋)阳春三月,在商州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地上,人来车往,机器轰鸣,一派火热的景象。今年,该区继实施营养餐"蛋奶工程",让全区3.2万名中小学生的饮食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之后,将再投资1600万元建设区中心幼儿园和10个乡镇中心幼儿园、30个乡镇办事处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总投资2.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亿元,建设丹江中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切实解决"上学难"。
在商州区人民医院,总投资3525万元建设的区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主体已竣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正式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题。在心内科陪老伴检查身体的北宽坪镇白家山村三组73岁的薛清贤老人说:"自从参加了'新合疗保险',现在看病真的不用愁了,大病小病都能看得起,因为区医院报销比例高些,所以他就到这儿来了"。老伴刘桂兰说:"去年村上搞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个月还给发75块钱呢!"。去年以来,商州区建立了新农保制度,参保率达到95.5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万人。据该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2011年,商州区还将筹资4000万元,大力实施新农保制度,为5.6万名农村老人逐月发放养老金。通过全面落实各项合作医疗和养老政策,解决"看病贵"、"老来难"的问题。
在刚刚重新修建完工的杨斜镇敬老院,正式入住的王三娃老人,摸着床上才换上的新被褥,高兴的说:"现在院子啥都是新的,用水也方便了,我们也吃的好了,我都没想到,我都快死的人了,到老还能跟上享享清福。"据了解,去年以来,商州区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区中心敬老院和三岔河、大荆、杨斜3个区域敬老院,新增床位384张,集体供养院民700多人,提前实现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
家住孝义镇张碾子村二组的刘发奇因为居住在偏远的沟顶上,天一旱,吃水就发愁,2010年,通过移民搬迁集中安置,自来水也通到了他家里,春节过年,他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了。"以前,村民们都是靠到河沟里挑水吃;如今,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干净水。"村支书孙民记一提起这些年村上的变化,一口气说个没完。像这样的难题,商州区今年将再投资1400万元,用于解决边远山区2.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集中力量每年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已经成为商州区委、区政府工作的惯例。在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一件件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让百姓格外感到满意和信服。
今年,商州区还将继续给力民生,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培育富民产业和实施民生项目。扩大范围、提高标准,足额落实区级配套资金,年度投资2.2亿元精心配制民生财政、促进就业、收入倍增、全民社保、社会事业、保障住房、平安商州建设等7大类精美的"民生套餐",实施281个民生八大工程项目;筹资3.99亿元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