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莫把升学宴变成升学厌

商洛:莫把升学宴变成升学厌

2013-09-05 10:03:24

来源:

  商洛日报讯(记者 王涛)来而不往非礼也,办酒赴宴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如今,准大学生也加入这一阵仗。连日来,随着一张张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送抵,商洛山中升学宴日益泛滥,接到“红色炸弹”的座上宾叫苦连连。对于这种人情债的“死循环”,专家认为,大操大办歪风当刹,应通过多方教育、领导示范、媒体引导等合力寻求改变。

  升学宴日益泛滥

  “其实,参加升学宴和参加婚宴、满月酒之类的感觉差不多,无非就是‘上人情’。”今年50岁的王海勇告诉记者,此前8月15日,有一个朋友的女儿考上大学请客,自己本来可以去参加,但天气太热,实在不想去,所以请人带去礼金。近半月以来,随着一张张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送抵,升学宴高峰悄然到来,有时还有一席难求现象。

  高考结束不几日,市区各大酒店就纷纷打出承办升学宴、谢师宴的横幅。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在我市各县区都尤为普遍。“我个人觉得,这种升学宴真的挺无趣。”王海勇说,有的孩子高考300多分,只考上了一个很普通的专科学校,居然也要办酒席,这摆明就是为了收钱嘛!

  和王海勇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对升学宴颇有微词,甚至持反对态度,究其原因,这与近年来升学宴的跟风和泛滥不无关系。2004年考上长安大学的王振东告诉记者,“和现在不一样,当年只有考上好大学的学生才会办升学宴,来赴宴的亲朋好友也都很乐意,他们甚至觉得自己脸上都很光彩”。

  “诚然,升学宴不排除学子金榜题名的喜悦,但目前跟风太盛,大家都办,你就算不赴宴,至少也得让别人捎带礼金。”一听到升学宴三个字,在市区某单位上班的党光其先生叫苦连连,因为最近两星期之内,他已经接连收到8个升学宴的请帖。在他看来,升学宴已沦为礼尚往来的“红包劫”,日益走高的礼金筹码和还不完的人情债,让宴请本身渐渐失去了喜悦与庆祝的初衷。当然,也有人持相反意见。参加工作不久的孙艳红女士认为,就像婚宴一样,办升学宴很正常。“考上大学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计较这些钱。平日工作都很忙,难得找个机会在一块热闹一下。”

  “摆明着就是收钱”

  今年考上西安理工大学的曾齐齐最近很是忙碌,为庆祝金榜题名,此前8月10日,她和父母一起宴请了父亲的同事,这样的升学宴随后还办了两场,一场是宴请母亲的同事,另一场是宴请亲戚和其他朋友。

  齐齐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同班同学中,考上好大学或家里亲戚比较多的,一般都会办升学宴。“花费也不便宜,但肯定不会赔。”她说,其实自己并不太主张这种宴请,但这个形势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如果你不做的话,会让人觉得你理亏。当下,升学宴之风愈刮愈猛,除了理亏之说,更多人则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当被问及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后是否会办升学宴时,一向反对办升学宴的刘健沉默片刻后说,“应该会办,不然我每年送出去的这些礼金怎么收回来呢?”在他看来,升学宴导致的人情债,已经进入了一种“死循环”。

  与齐齐分批办宴请不同,多数准大学生和家长选择了“一锅端”的方式。8月8日这天,以570分考进四川大学的曲涛在家里办了升学宴,近200名亲戚朋友前来赴宴。据了解,这种请厨师到家里来做酒席的宴请方式越来越多。曲涛是一名复读生,今年能如愿考上大学,父母非常高兴,宴席上,他们一桌一桌挨着敬酒,以此庆祝“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喜悦。记者了解到,亲戚们大多拿100到200元的红包道喜。

  一名参加曲涛宴请的同学表示,“来的亲戚大多都是当地村民,几百块钱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小钱,如果多参加几次这样的宴请,其实也是不小的负担。”“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真的很不容易,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办宴请其实无可厚非。”供出三个大学生的商南农民方建军告诉记者,在农村办升学宴,除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庆祝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目的,那就是给孩子或多或少凑点学费。

  与城里人惯于将升学宴的份子钱看成人情债有所不同,在方建军看来,农村地区的升学宴,其实是一种抱团自救式的相互帮助。

  大办歪风应当刹

  一份由网友发布的“开学经济调查”显示,在子女上大学的各项花费中,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最让人无奈的开销”是“参加升学宴的份子钱”。对此,不少办宴请的家长也表示很无奈。面对这种困顿,商洛学院教授牛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中国,请客吃饭虽有一定的民情因素,但这并不是很好的风俗,升学宴跟风泛滥,我觉得这种风气应当改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改。”

  在采访中,不少人士都认为,作为一些准大学生家长,或许是想通过办酒席给孩子攒点上大学的钱,因为毕竟上大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但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会产生一种不好的示范效应。靠办升学宴收份子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准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当下升学宴日益泛滥,这会给一些没有孩子上学的家庭造成比较重的负担。

  谈及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时,牛波表示,对于一些乡风民俗的东西,政府其实很难下令禁止,但可以从领导干部抓起,对其思想进行教育,对行为进行规范,勒令干部子女上大学前不准大操大办。在他们看来,这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潜移默化影响周围人的观念。其实,近年来,全国多地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勒令领导干部不得借“升学宴”等机会大操大办收敛钱财。对此,分析认为,严管升学宴,并不能靠单纯出台一个文件,而应建立起一整套措施,让规定具备很强的操作性。

  一些人士还建议,高校录取通知书可以考虑增加这方面的提醒,通过对何种行为可取、何种行为不可取的规范与提醒,督促家长不要大操大办,匡正社会风气。“一种风气一旦形成之后,改变是很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如何刹住升学宴泛滥的歪风,我想应该通过多方教育、领导示范、媒体引导等多种方式,慢慢寻求改变。”夏学銮说,当然,最重要的,应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为化名)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