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见习记者 方 方)商州区27岁小伙王巍,老家在大赵峪街道办龙山村,2011年清明节前回家祭祖时,在老宅一间破旧的土屋里,发现了两块民国初年的匾额。今年,他又在整理爷爷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高祖父与高祖母民国时期的合影照片。
记者在王巍的亲戚家中见到了流传下来的匾额,这两块木质匾均为两米多长、一米多宽、几厘米厚的板子,乍一看像两块宽大的床板。一块匾额是隶书鎏金大字“德孚众志”,上款为“恭颂宝珊尊台先生惠鉴”,落款是“中华民国八年己未四月吉日”,下边还有“陕西邮区南北路差长”等近50人的名字。另一块匾额,半边是“松鹤遐龄”楷书四字,另半边是“颂词”:“宝珊王老先生,商县龙岗人也……壮入邮务,持己谨慎,如孔明之复生……充陕西邮务差长者,迩来廿年矣……谁知丙寅春日辞职……适逢先生五四荣庆……以作纪念云尔”。落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这块匾的署名者更多,有近百人。王巍的二伯,54岁的王建良说,“龙岗”就是现在的龙山村,他幼时曾听老人说起过王宝珊,当过那时的陕西邮务差长,根据匾额上的内容判断,应该是王宝珊从邮务差长的职务上退休下来时,当时的邮务局赠予他的。“族人也都知道家里存有这么几块匾,但如今放得都快忘掉了。”王巍说,自己是这个家族的第六代,族谱里记载高祖父叫王贵庭,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终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享年62岁,曾任职陕西邮务差长。王巍的亲戚王军治说:“前阵子有人来要买匾额,我没有卖,这是祖上传下来的。”
王巍告诉记者,除了大匾,他还发现了高祖父和高祖母当年的合影。“照片是在去年腊月整理我祖父的遗物时发现的,我祖父是在十月去世的,祖父在世的时候也给我讲过高祖父,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的一些情况,没想到还遗留下来这张照片,让我们后辈人目睹他们当年的样子。”王巍拿出照片,整个照片做得很精致,王巍的高祖父和高祖母相对而坐,中间摆放着一张圆桌,表情都比较淡然,他们穿戴着长长的麻布衣服,高祖母的包裹着的小脚清晰可见,估摸着是两人40岁左右时照的。虽然历经近百年,但是这张老照片保存得还是相当完好。目前,王巍和家中的族人正在重修家谱。他说,他会好好保存老匾和照片,为家族留下这些珍贵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