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一位老党员的情怀

一位老党员的情怀

2014-08-15 08:52:35

来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陶继续)李玉兰,77岁,洛南石坡镇樊岭村的甘西沟组人,1971年入党,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近日,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看望和走访了这位老党员,她的质朴、忠诚、自强的情怀让我感动不已,随之一记。
  出彩人生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这,就是她的家。”顺着同行人员所指,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农家小院,正面三间土瓦房,侧边有三间红砖厦房,院子堆放着育好的烟苗。刚刚踏进院子,只见一位笑呵呵的大妈从屋子走了出来,她中等身材、头发斑白,身穿黑蓝色半旧衣裳,看起来身板还算硬朗。“快,快进屋。”快言快语的李玉兰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子。
  “我是跟着父亲逃荒要饭从丹凤县到这儿的,旧社会的苦我算是受够了”,提起童年往事,老人泪眼汪汪的。原来,她出生于1937年,八九岁时跟随父亲逃荒要饭到洛南县石坡镇樊岭村。童年没饭吃,连做梦都渴望有饭吃、有地种、有一个安身的地方。“是共产党给我家分了地,救了我们一家人,我才不再要饭流浪了,土改分地时,心里的高兴劲,现在给你都没法说清。”老人激动地说。
  “那时候,在合作社劳动,从不知道困乏,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李玉兰说,自己从20几岁起,就当了队里的队长,带领妇女姐妹破顽石、修大坝、科学种田。白天,太阳下劈山改河;夜里,月光下收割翻地。三伏天骄阳似火,麦场打麦子是最苦最累的活儿,而她一连13年都是集体麦场的“场长”。后来农业学大寨,又是生产大队“铁娘子”队的队长,6个数九寒天的隆冬修遍了4个生产队的地。她不论是在队里耕种还是采矿炼铁,总是心怀激情和梦想,啥事情总要干好,不肯落后。热爱党、热爱劳动,是她赤子感恩的拳拳之情。
  1971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在她的带领下生产大队成为当时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一块块梯田绕山转,粮食产量翻了番,“铁娘子”的美名遍地传,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她出席了省群英会、妇代会,1975年和1978年分别被推选为全国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牢记宗旨
  为民履职记心上
  李玉兰在养育自己的山沟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职责。她说:“当了代表,有了荣誉和责任,担子更重,工作要干得更好,当时我的心中只有集体的事。”
  一个数九寒冬,集体饲养室产了一只小牛犊,天冷又缺奶,牛犊动弹不了,奄奄一息,她知道后,急忙将牛犊抱回家,放到睡觉的炕上,熬汤喂养,亲自到后山采药服伺,她的精心呵护,使小牛犊重获生机。当时缺医少药,上山为牲畜采药成了她经常的义务活,老人家告诉我们:“队里100多头牛羊哩,个个壮壮实实的。”
  1976年的春天,乍暖还寒。一天傍晚,公社里捎来话说后半夜有霜冻,为了减少损失得让大家熏烟防霜,“我一个人提着马灯,翻岭过沟,挨家挨户地给说,跑完四个队,天就麻麻亮,那时候咋不知道晚上一个人害怕呢!”说到这儿,老人家神态自乐地笑了。
  她连续两届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担任了陕西省第五届和洛南县第八、第九届人大代表,当代表的事尽管过去了30多年,而今当地的人还是习惯叫他“李代表”。在她的“珍藏包”里,还有一份前年写给县人大的建议函底稿。近5年,77岁的她还3次到县镇人大反映民意,提出建议意见7件。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首部“都市碎戏”将在陕视播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刘占良)我市一业余编导拍摄的电视作品《彩票迷情》,将于8月18日晚10:30在陕西二套“都市碎戏”栏目首次播出,这是我市首部在该栏目播出的作品。   “都市碎戏&...

    时间:08-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