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发展林业产业 助推精准脱贫

2017-03-28 10:08:0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近几年,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山阳县紧紧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校地合作”范围,全面推广良种栽植、良穗嫁接、良田建园、良法管理等高效栽培技术和模式,不断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城关、十里、高坝、色河等镇川塬地、坡座子、沟台地为区域的核桃产业带,以流岭、鹘岭、郧岭“三岭”中低山为区域的板栗产业带,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县以核桃、板栗、中药材等为主的产业基地发展到154.9万亩(其中核桃61.63万亩、板栗49.27万亩、中药材44万亩),年产量9.16万吨(其中核桃1.96万吨、板栗0.69万吨、中药材6.51万吨),年产值10.844亿元(其中核桃5.1亿元、板栗0.414亿元、中药材5.33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做强核桃产业打造增收亮点山阳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核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山阳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极为普遍,曾以果大、皮薄、仁饱、味香、出仁率高而驰名省内外。历史上就有栽植核桃的传统习惯,群众基础广泛。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山阳将核桃产业开发作为重点项目扶持,通过大力宣传核桃产业开发的历史机遇、优势条件和市场前景,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发展核桃产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产业大户的典型经验,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增强了群众的发展信心和决心,核桃呈现遍地开花式发展,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逐年提高。全县核桃树存量已由2004年的20.7万亩450.5万株,发展到2016年的61.63万亩,1340万株;产量由2004年的2850吨增加到2016年的19630吨,年产值达到51038万元。核桃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也为广大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30余万元、购置发放各类工具器械3000台(套)、核桃专用肥200吨、有机肥250吨、果树涂白剂50吨,组建镇、村核桃科管专业队54支,全县54个“三书三长”核桃示范点综合科管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思想认识足。入春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以“三书三长”示范点为抓手,以落实“十项科管措施”为重点,抓动员、抓培训、抓落实、抓推进,逐步形成了林业部门牵头抓、职能部门配合抓、各镇办具体抓的良好局面。

  二是技术培训实。林业局派出9名科级干部、18名技术干部,分别深入各自所包镇办开展综合科管技术指导。同时,县林业站组建技术服务队,巡回18个镇办开展技术培训36场次,发放技术汇编5000余册,培训林农3300余人。

  三是科管水平高。在技术干部的精心指导下,各镇办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狠抓深翻垦复、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病虫防治、扩盘涂白等关键措施落实,建成了城关桃园、高坝老屋场、色河赵垣、板岩庙台、法官两岔等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精品示范点,带动全县春季实施核桃综合科管33.5万亩。

  四是推进机制新。入春以来,县林业局和政府督查室组建联合督查组,深入全县18个镇办“三书三长”核桃科管示范点,对深翻垦复、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病虫防治、扩盘涂白等关键措施落实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地督促检查。同时,建立了核桃提质增效工作交流群,把好的做法、先进典型在群内交流;实行日报告、周汇报制度,由包抓技术干部报告每天工作推进情况、汇报本周工作存在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面上整体工作开展。

  • 相关阅读
  • 特色农业攻坚战如何攻坚

      ——访市农业局局长刘清民  通讯员 洪亮 记者 王尚锋  全力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是加快“三个商洛”建设、实现农业追赶超越的重要基础。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何谋篇布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时间:03-28
  • 严管森林资源 牢筑绿色屏障

      近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依法治林,积极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使全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时间:03-28
  • 镇安发现元代毗卢寺遗址全省首现明代四边形石塔

      本报讯(记者李小龙)日前,文保部门在镇安县发现一处始建于元代的密宗寺院——毗卢寺遗址,其中,发掘的修建于明代弘治六年的四边形石塔为全省首次发现。这次考古发现,对研究秦岭山区寺院结构以及明清...

    时间:03-28
  • 科普路上播撒希望

      记者 刘婷  郭渊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作者,25年来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商南的青山绿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郭渊的帮助下,数以万计的群众走上了依靠科技兴林的致富道路,他依然秉承“...

    时间:03-28
  • 磨沟村农户家养生猪“不愁销”

      本报讯(宋英超朱先亮)“给我们提供猪苗、提供技术,还承诺用两倍市场价收购,这猪啊,养的人放心!”3月22日,柞水县磨沟村60多名农户参加了在村委会召开的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会议。该村今年与企业合作建...

    时间:03-28
  • 商南“多炮齐发”抓好招商引资

      本报讯(特约记者孙传卿通讯员丁云平)今年以来,商南县将招商引资作为借力加速、追赶超越的核心引擎,围绕到位资金突破70亿元的目标,理清思路、夯实责任、创新举措、优化服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理清思...

    时间:03-28
  • 柞水出台驻村工作队员召回办法

      本报讯(徐启东)近日,柞水县出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  《办法》规定了十种扶贫工作队员(包括第一书记)应召回的情形:一是因工作调动、自动离职或辞职辞退...

    时间:03-28
  • 商洛市政协委员培训班一期开班

      本报讯(记者马重阳)3月27日,政协商洛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培训班一期在省委党校举行开班仪式。市政协主席高健作动员讲话,省委党校副校长宦洁致欢迎词,副主席熊道宇主持。  高健指出,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对于适...

    时间:03-28
  • “旅游+体育”引爆丹凤旅游“井喷”效应

      游客突破50万人次  本报讯(何君郭婷)“春到桃花谷,醉美丹凤游”。丹凤县借举办2017年秦岭生态旅游节十大品牌活动——竹林关桃花节之机,首次让体育赛事和旅游节会成功“联姻”...

    时间:03-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