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发展林业产业 助推精准脱贫

2017-03-28 10:08:0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做大中药产业 实现兴县富民

  山阳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西部药乡”美誉。全县自然分布野生中药材1000多种,已开发利用498种,挂牌收购123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区域特色产业来抓,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品牌兴产业”的思路和“草本药材下山、木本药材上山”的总体布局,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干群联动,实现了中药产业迅速发展,成效显著。据统计,2016年全县中药材产业实现总产值25亿元,人均药业纯收入2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三分之一,已成为与矿产、旅游并驾齐驱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县现建成标准化规模种植示范基地17个,“一村一品”中药材专业村100个,发展林药间套示范户277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农户3.1万户,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5个,经营大户发展到2500个,带动全县发展中药材44万亩。山阳县先后荣获“国家级丹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国家级薯蓣规范化种植基地县”“陕西省中药材现代科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研究推广的“薯蓣野生家栽技术”“天麻有性沙埋堆积式栽培技术”“林药间套生态复合型栽培技术”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当前,山阳县中药材主要以黄姜、丹参、苍术、白芨、五味子、连翘、天麻、猪苓、黄芩、柴胡等为主,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根据这一特点,该县积极做好分类指导,岭南的坡塬地主要发展黄姜,银花河、县河、金钱河两岸主要发展丹参,沟槽地重点发展苍术和白芨,鹘岭沿线主要发展五味子、连翘,流岭沿线主要发展天麻、猪苓,岭北瘠薄地主要发展黄芩、柴胡等。在种类选择上尊重群众的意愿,采取多元化种植,不搞一刀切,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在产业发展上,除稳定黄姜、丹参等传统品种外,重点发展苍术、白芨、重楼等珍稀濒危品种。户塬镇关上村、杨地镇狮子村、板岩镇耿村、照川镇麻庄河、两岭镇竹园、中村镇洪河寺等村发展中药材面积在1000亩以上,中药材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为农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依托农村电子商务,电商平台扩大中药材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中药材销售难题。先后与西北农大、杨凌职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教授开展技术推广、药农培训和种植实验,实施产学研结合,提升药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建成中药材骨干品种GAP栽培试验示范基地50亩、中药材规范化栽植技术示范园500亩,培训农村技术骨干13.2万人次。先后招商引进医药加工企业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主要从事中西药生产和医药中间体提取加工,产值上亿元的企业4家,过10亿元的企业1家,年总产值45.06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3%。农户与23家企业达成了长期订单协议,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累计发展订单药业15万亩,营销大户300余户,有力地促进了中药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加工、运输、餐饮、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

  做优林下经济

  拓宽创收渠道

  为进一步拓宽林农创收渠道,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去年以来,山阳在户塬、高坝、漫川等地发展林下经济示范户202户,种植药材1.2万亩,养殖畜禽18.6万头(只),培育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处、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实现产值亿元以上。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以天竺山至板岩、高坝、户塬、小河、色河等地为主的林下中华蜂经济示范点,以户塬关上为主的林麝经济示范点,以板岩北沟为主的林下梅花鹿养殖经济示范点,以漫川、石佛等地为主的林下散养鸡经济示范点,以高坝、小河等地为主的林下散养猪养殖经济示范点。通过打造林下养殖经济示范点带动引导林农积极参与,从而多渠道增加林农收入。(张咏琦 涂玉林 郭怀鑫)

  • 相关阅读
  • 特色农业攻坚战如何攻坚

      ——访市农业局局长刘清民  通讯员 洪亮 记者 王尚锋  全力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是加快“三个商洛”建设、实现农业追赶超越的重要基础。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何谋篇布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时间:03-28
  • 严管森林资源 牢筑绿色屏障

      近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依法治林,积极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使全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时间:03-28
  • 镇安发现元代毗卢寺遗址全省首现明代四边形石塔

      本报讯(记者李小龙)日前,文保部门在镇安县发现一处始建于元代的密宗寺院——毗卢寺遗址,其中,发掘的修建于明代弘治六年的四边形石塔为全省首次发现。这次考古发现,对研究秦岭山区寺院结构以及明清...

    时间:03-28
  • 科普路上播撒希望

      记者 刘婷  郭渊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作者,25年来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商南的青山绿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郭渊的帮助下,数以万计的群众走上了依靠科技兴林的致富道路,他依然秉承“...

    时间:03-28
  • 磨沟村农户家养生猪“不愁销”

      本报讯(宋英超朱先亮)“给我们提供猪苗、提供技术,还承诺用两倍市场价收购,这猪啊,养的人放心!”3月22日,柞水县磨沟村60多名农户参加了在村委会召开的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会议。该村今年与企业合作建...

    时间:03-28
  • 商南“多炮齐发”抓好招商引资

      本报讯(特约记者孙传卿通讯员丁云平)今年以来,商南县将招商引资作为借力加速、追赶超越的核心引擎,围绕到位资金突破70亿元的目标,理清思路、夯实责任、创新举措、优化服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理清思...

    时间:03-28
  • 柞水出台驻村工作队员召回办法

      本报讯(徐启东)近日,柞水县出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  《办法》规定了十种扶贫工作队员(包括第一书记)应召回的情形:一是因工作调动、自动离职或辞职辞退...

    时间:03-28
  • 商洛市政协委员培训班一期开班

      本报讯(记者马重阳)3月27日,政协商洛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培训班一期在省委党校举行开班仪式。市政协主席高健作动员讲话,省委党校副校长宦洁致欢迎词,副主席熊道宇主持。  高健指出,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对于适...

    时间:03-28
  • “旅游+体育”引爆丹凤旅游“井喷”效应

      游客突破50万人次  本报讯(何君郭婷)“春到桃花谷,醉美丹凤游”。丹凤县借举办2017年秦岭生态旅游节十大品牌活动——竹林关桃花节之机,首次让体育赛事和旅游节会成功“联姻”...

    时间:03-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