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赵晓翔



年仅39岁的他,已在大山深处守护百姓健康近20年。他从村医干起,逐步成长为群众敬仰的外科名医。他既是镇卫生院的副院长,又是外科医生,同时还是医院救护车司机、水电工、器械修理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全能医生”“百姓健康守护人”。他就是洛南县灵口镇卫生院副院长王鹏。
从医近20年来,王鹏带着服务山区群众的满腔热情,走遍了灵口的山山水水、梁梁峁峁、沟沟岔岔,把真情和青春奉献给生他养他的大山,将爱心播撒在乡亲们的健康和疾苦里。
立志做一名好医生,努力解除百姓疾苦
见到王鹏时,他正在医院水塔旁忙着修理水泵,全身溅满了泥巴和水渍,朴实无华的外表与想象中光彩照人的形象完全不同。
在采访中,王鹏告诉我们,他1978年12月出生于洛南县灵口镇黄坪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群众就医较难,村民生病得到几十里外的卫生院去诊治,许多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失去了鲜活的生命。“从小时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努力解除百姓疾苦。”饱受病痛折磨的乡亲让王鹏刻骨铭心,给年少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带着这份美好的愿望和梦想,初中毕业后王鹏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商洛卫校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期间,王鹏牢记理想勤奋学习,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地域偏僻、条件落后的黄坪村当一名村医,为解除当地群众病痛贡献自己的力量。王鹏对待每位病人都亲切和蔼,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群众有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边,千方百计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对无力偿还医药费的群众,他从不讨要。“当了两年多村医,我没有别的收获,就是收获了一沓厚厚的账本。”王鹏笑着说。
1999年10月的一天,王鹏接到求救电话,距村卫生室不远的洛灵路上,一辆大货车发生侧翻,车上4人全部身受重伤。王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伤者立即展开施救。在他的精心努力下,伤者得到有效救治,随后赶来的县级医疗急救中心医生说:“一名村医能有这样的担当,能有如此娴熟的急救技术,确实难得,为我们进一步施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一心服务群众的同时,王鹏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其娴熟的技术、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留下了良好的口碑。1999年10月,王鹏被黄坪村(原黄塬)党支部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群众的需要,是我努力工作的源泉和动力”
“如何才能发挥更大优势,服务更多群众?”王鹏经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2001年,王鹏被招录为灵口镇卫生院一名正式医务工作者。有了更广阔的工作平台,王鹏如鱼得水,更加努力地为群众服务。“群众的需要,是我努力工作的源泉和动力。”这是王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此,王鹏下定决心将根扎在这片土地上,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奉献自己的青春。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平,上岗不久,王鹏就自费全脱产到延安大学商洛分校大专班深造临床医学,并先后于2003年、2004年到洛南县医院进修外科。通过学习,王鹏熟练掌握了阑尾炎、疝气、四肢骨折固定等手术,近年来先后成功开展外科手术200余例,无一起医疗纠纷发生,深受乡亲们喜爱,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3年12月,王鹏被任命为灵口镇卫生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