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非

张娟娟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张娟娟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常看望这些孩子并给他们带去学习和生活用品。
她曾是下岗女工,然而,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她从白手起家到现今的创业明星,她一直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拼搏着。正当事业顺利步入正轨并取得骄人业绩的时候,她却选择进入自己从未涉足过的养老行业,进军新的领域,开启新的征程。她就是陕西妇联巾帼秦嫂家政有限公司丹凤分公司经理张娟娟。
下岗寻找创业路
1990年,张娟娟进入丹凤县地毯厂,成为一名地毯厂的女工。谁知好景不长,两年后,地毯厂濒临倒闭,张娟娟成了当时第一批下岗的女工。下岗后的张娟娟想再回校读书、继续深造已无可能,唯一的路只有靠自己去摸索。她先是去西安一家具厂打工,每月工资只有300元,隔很久才能回家一趟。有一次回家,当她想抱抱许久未见的孩子时,孩子却不认识她,这让她感到十分伤感。为了孩子和家人,她辞去了西安的工作回家,在县城的一个商场里,给亲戚帮忙卖鞋子。
此后三年时间里,张娟娟一边做着销售员,一边学习着经营之道。有一天,她有了尝试做生意的念头。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和亲戚后,没想到,大伙不仅不反对,还大力支持她,并给她介绍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和注意事项。1995年的夏天,张娟娟开始了摆地摊淘金的艰辛之路。她考虑再三,决定经营童鞋童装。当时市场刚刚放开,她没事就去市场上闲转,看什么样的款式热销,她就去进什么样的货。
但是,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她的摊子一整天无人问津,有时候一整天只卖两三双鞋,别说挣钱,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好不容易东借西凑的本钱也没了,恐怕还要背一屁股的债务。就这样,她坚持了两年多。1997年,张娟娟发现各种商场正在兴起,于是她转换经营思路,拿出所有积蓄和东拼西凑的四五千元,在县城一家综合性商场租下4个柜台,开始经营男鞋。生意做的好,时间似乎就过的飞快,转眼间两年时间就过去了,张娟娟又把商铺搬进了一家新开的商场里,转卖童鞋。
随着孩子长大,张娟娟一家三口居住的半间老房子已经难以满足。1999年,她一边做生意,一边盖房子。由于劳累过度,不久便病倒了。而此时,孩子也到了入学的年龄,需要人照顾。于是她不得不放弃红火的生意,回归家庭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
心怀梦想再创业
虽然在家休养,照顾孩子上学,但在张娟娟的心里,创业的激情一刻也没有熄灭。她始终认为,要不断的学习,才能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孩子渐渐长大,张娟娟身体也逐渐恢复。2001年,电脑刚开始普及,张娟娟就自掏腰包,花了900元报了电脑学习班,专门学习了三个月的电脑操作。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她发现电脑以后会更加普及,而与之相匹配的各种配件和耗材肯定会有大量的需求,于是,她开了一家经营电脑耗材的小店。但是,她没有考虑到当时的电脑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是高档商品,要在短时间内普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营了三个月的电脑耗材店,她转手给了他人。
创业再次失利,但张娟娟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寻找着机会。
经过电脑培训,张娟娟对电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02年,她花了4000多元给家里买了一台。“当时开始流行上网,我在家没事的时候,就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寻找创业的机会。”张娟娟说。2004年冬的一天,张娟娟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网页,里面说家政行业在以后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并且前景广阔。张娟娟当时对家政只知道这个词,对它背后所包含的内容则是完全没有概念。但是,张娟娟心里有预感,这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她想起了曾经和她一起下岗的那些姐妹,如果自己组建一家家政公司,让她们加入进来,就能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这不也是美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