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党旗映红脱贫路

党旗映红脱贫路

2017-06-10 08:47:10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余篇军 特约记者 程刚

  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以党员致富带头人为骨干,在产业协会、合作社建立党小组,推行“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抓党建促发展模式,全村4个产业党小组的12名党员致富能人带动128户贫困户发展茶叶、养殖等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这是我市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市情实际,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把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的新路子。

  筑牢堡垒打造脱贫攻坚“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筑牢脱贫攻坚“堡垒”,让“火车头”带着“脱贫列车”走。

  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我市在保持贫困地区党政正职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县镇换届,注重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到镇办党政正职岗位,选拔基层经验丰富、对人民群众有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本乡本土“老乡镇”进入领导班子,加强脱贫领导力量,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村党组织是农村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该市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民事代办、工作纪实等制度,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大力实施“动态清零”行动,坚持逐月排查、一村一策,重点整顿班子配备不齐、带富能力不强、工作跟进不力的后进村,全市滚动完成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5个,调整村干部23名。整合各类项目,投入资金近亿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3个、规范达标125个,使大部分贫困村脱贫攻坚有了硬“堡垒”。建强队伍锻造精准帮扶“尖刀班”我市十分重视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最精干的力量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精心锻造一支精准帮扶“尖刀班”,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

  大力实施抓党建促脱贫“十百千”工程,选派市直10名副县级干部到县区党政班子挂职,1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和优秀科级干部到镇办党政班子挂职,1280名有农村经验或涉农特长的优秀党员担任村第一书记,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我市将“三项机制”运用于脱贫攻坚工作中,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考核县区、镇办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重要内容,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提名叫响“拿着帽子摘帽子”,使脱贫攻坚成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去年以来,把抓脱贫攻坚工作实绩突出的一批干部提拔重用到县级和科级领导岗位。同时,对脱贫攻坚不力的干部进行了问责追责。

  我市同时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和配套细则,设立市县人才专项资金2300万元,扎实开展“人才服务商洛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人才技术服务团上万名“土专家”“田秀才”、技术人员等农村实用人才,为贫困群众搞培训、送技术,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应有力量。

  切实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考核管理,对作风漂浮的进行问责调整,真正使乡镇党委、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成为攻坚拔寨的生力军。常态化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成绩“四个清单”,不脱贫不收兵。全市已整改问题22925个,“两力两率”不断提升。

  搭建平台引领贫困群众“奔小康”

  我市出台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20条措施,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夯实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责任,同时建立领导包抓贫困村党建责任制,市县领导带头包抓贫困村,强化示范引领,着力使“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

  大力推行党建领航脱贫机制,积极实施“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深入开展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区、移民安置点,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以党建带脱贫,以党员带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两建两带”活动,让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挑大梁”、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唱主角”。目前,全市融资70亿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产业扶贫资金3.76亿元,培育产业大户3387户,实施整村推进667个。

  大力实施“双培双育”工程,采取“党员1+X”帮扶模式,通过农村党员结对子、党员承诺、党员积分、党员中心户、党员爱心岗等形式帮扶带动,实现党员群众“手拉手”共同脱贫致富。目前,全市通过“领导包点、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第一书记驻村”的方式,累计帮扶贫困村实施包扶项目1.63万个,为贫困户办实事13.23万件,带动5.06万贫困户持续增收。

  市委组织部包抓洛南县四皓街办连河村,在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分别主抓6个合作社,大力发展核桃、万寿菊、蚕桑、食用菌等产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稳定增收,已有76户贫困户276人实现稳定脱贫。市地税局包扶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社区以来,在狮子沟建成200余亩“上果下药”杏树套种丹参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运营模式,吸纳贫困户39户参与入社入股分红,今年贫困户除在基地务工挣取劳务收入外,预计每户还可分红2000余元。

  • 相关阅读
  • 洛南:“八大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图 赵晓翔 张鹏  洛南县灵口镇焦村的贫困户王喜才,儿子双腿残疾,家庭贫困。年初,全家正在为缺资金、难致富一筹莫展时,包村工作队主动找上门来,鼓励老王发展万寿菊产业,并把他家列入企业帮扶户。王喜才...

    时间:06-14
  • 镇安轮训党务干部1600人次

      本报讯(陈鸿博 何章程)日前,镇安县米粮镇党委会议室,镇党委书记李如意从加强党建主责主业意识、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方面讲党课,随后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别从强化党建引领和党建业务进行解读。这是镇...

    时间:06-14
  • 山阳实施“纪律审查监督卡”制度

      本报讯(张力)为进一步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廉洁执纪,规范执纪行为,山阳纪委推行实施“纪律审查监督卡”制度,向所有纪检干部制作印发纪律审查监督卡。  纪...

    时间:06-14
  • 商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部署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监管工作

      本报讯(查玉萍)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就加强辖区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监管工作作出安排。  此次监督检查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在巩固去年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成...

    时间:06-14
  • 大型木偶儿童剧《太阳神鸟》在镇安开演

      本报讯(夏泽梅 张皓)6月10日,由陕西塔云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儿童励志木偶剧《太阳神鸟》在镇安县东关剧院开演,吸引众多小朋友和家长前来观看。  《太阳神鸟》以塔云山...

    时间:06-14
  • 山阳狠抓污染减排助力绿色发展

      近年,山阳县坚持项目支撑、投资拉动,追赶超越势头强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全市。在发展的同时,山阳县委、县政府将污染减排作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

    时间:06-14
  • 洛南村村点亮“保廉灯”

      本报讯(詹绪敏)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洛南县坚持将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作为硬指标纳入总体规划,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推进。全县共建成较高水平的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168个,为新农村建设点...

    时间:06-14
  • 园区公安三大工程聚警心增干劲

      为进一步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各项公安工作成效,商洛市公安局商丹园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新“知警”&ldq...

    时间:06-14
  • 商南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本报讯(桂青圆 郝娟妮)商南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跨跃发展”目标,依托创建引领、载体支撑、服务助推、培训提升工作,扎实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精心培训。围绕创业者需求,建立“创...

    时间:06-14
  • 柞水国税局助力正沟村开拓“甜蜜”致富路

      6月9日,柞水县红岩寺镇正沟村46岁的贫困户成传忠难掩心中的喜悦,手脚麻利地在院子摆弄着刚刚采购回来的新式蜂箱,引来众多村民围观。和成传忠一样,10余户贫困户在今天同样迎来了他们的又一脱贫产业,无不满怀...

    时间:06-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