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集结人才“大军”发力脱贫攻坚

商洛:集结人才“大军”发力脱贫攻坚

2017-06-13 09:49:4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3.jpg

4.jpg

5.jpg

  近年来,商洛市统筹城乡、整合资源、配置要素、精准施策,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聚集、向脱贫攻坚战场发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构筑起稳固的人才支撑和提供了丰富的活力源泉。

  “三大举措”聚贤才

  开展“才聚商洛,智撑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商洛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人才作用助推脱贫攻坚的通知》等文件,组建工业、农业、卫生、教育、宣传文化、社会工作6个优秀人才服务团,推行“工作团+贫困村+产业”“人才+贫困户+培训”等帮带模式,对口包抓贫困村、企业和项目,并实行“三服务两承诺一评议”制度(即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团队承诺集体服务项目、优秀人才承诺个人服务项目,工作成效接受服务对象评议)。商州区实施“四个一百”人才工程(百名管理人才抓项目、百名科技人才抓产业、百名领军人才进园区、百名青年英才大创业),服务精准脱贫,助推追赶超越。2016年以来,全市服务团的1700名人才专家深入基层一线策划项目、推广科技、攻关技术、现场培训,解决技术难题130多个,开发农林新产品32个,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600多人。

  开展“双包双促”活动。为发挥党政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该市开展以“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促村域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促干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行动。市县部门包1个贫困村、市级干部包5户贫困户、县级干部包3户、科级干部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全市1022个部门单位、3.6万名干部分别与701个贫困村、7.4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三年不变,期满压茬轮换,不拔穷根不收兵。两年多来,全市实施包扶项目1.24万个,为贫困户办实事11.8万件。

  开展“挂职任职”活动。商洛市委着眼加强脱贫一线领导力量,把98名市直部门副县级后备干部下派到乡镇,挂职副书记或副镇长,帮抓脱贫攻坚工作;从市、县区部门和乡镇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调整701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任职,确保每个乡镇有一名挂职干部、每个村有一名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全部安排到贫困村。同时,争取22名中省博士服务团成员来商洛挂职,中省扶贫部门选派15名干部来商洛挂职任副县长,充实了脱贫攻坚力量。

  “招”“培”并举壮队伍

  选优配强镇办党政人才。在县、镇换届中,商洛市从服务脱贫攻坚的大局出发,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择优选好“三类人员”。全市86个镇办172名党政正职中,具有镇办领导班子任职经历的152名,其中65名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从各镇办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镇办领导班子成员102名,其中村干部7名、大学生村官31名、镇属事业单位人员64名。

  及时补充基层紧缺人才。我市支持镇办使用空缺编制及时补充人员,对艰苦边远镇放宽职位专业、户籍、学历等条件,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建立大学生村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对满2个聘期的妥善安置工作。2015年以来,全市招录招聘计划用于补充镇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到30%以上。近年来,全市振兴计划和助学金计划共招聘到岗工作人员1380名,教育、卫生、农技类分别占到35.2%、30.6%、34.2%;选聘大学生村官1033名、社区社工人员412名;有41名村干部被招录为公务员,103名大学生村官被招录为镇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稳定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出台了《商洛市边远贫困山区人才计划实施意见》,规定新录用镇办公务员在镇办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公开招聘到镇办事业编制人员(除教师、医生外)聘期前两年均安排到村上工作,达不到服务年限的一律不得向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流动;把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服务一年以上作为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必要条件,树立重视基层、关注基层、突出基层的鲜明导向。

  “双培双带”培育实用人才。市上将“双培双带”作为基层实用人才培育和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坚持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在抓好1个省委人才工作联系点和2个“双培双带”项目示范点的基础上,在7县区同步开展。近3年来,全市4200名农村党员干部被培育成实用人才,1500人创办领办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17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被发展成为党员。全市形成了人才工作与脱贫攻坚同频提升、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大机制”催动力

  出台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我市出台《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和《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对县(区)党委政府、部门脱贫工作队、包扶干部和人才服务团的扶贫工作进行分类考核。市委人才办与6个人才服务团、服务团与队员逐一签订责任书,为每人印制一份明白卡,明确承诺事项。并对67名市管拔尖人才实行“五个一”(即撰写一篇调研报告、联帮一个基层单位、培养一支人才队伍、搞好一次专项培训、业务工作取得一项突破)责任制,夯实人才支持脱贫攻坚责任。

  实施督查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工作作为全市“追赶超越”“五大攻坚战”“三项机制”季度考核点评重要内容,进行季度考核、打分排名、点评通报。同时,成立10个联合督查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人才包扶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全市通报、约谈问责,倒逼帮扶责任落实。

  实行鼓励激励机制。该市以“三项机制”为导向,对脱贫攻坚一线的各类人才进行关心关爱、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实施市级党政领导联系人才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沟通联系和关心关爱。去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类专家人才发送慰问信,厅级领导为专家人才每人送去慰问金。对挂职的中省博士服务团除年底进行专门慰问外,每月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近期,商洛市委、市政府对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途中因意外车祸不幸负伤的7名扶贫干部及时进行慰问和救治,把倒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的山阳县王阎镇下派干部、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庆追认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发出向李长庆同志学习的号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其进行了宣传报道。我市还开展首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对6类人才服务团中的67名拔尖人才每人奖励5万元。对2016年度扶贫工作实绩突出的82个先进集体、96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如今,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人才能力、素质、作风的“大考场”,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人才、识别人才、使用人才,已成为商洛市选拔任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和主要依据。

  • 相关阅读
  • 洛南:“八大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图 赵晓翔 张鹏  洛南县灵口镇焦村的贫困户王喜才,儿子双腿残疾,家庭贫困。年初,全家正在为缺资金、难致富一筹莫展时,包村工作队主动找上门来,鼓励老王发展万寿菊产业,并把他家列入企业帮扶户。王喜才...

    时间:06-14
  • 镇安轮训党务干部1600人次

      本报讯(陈鸿博 何章程)日前,镇安县米粮镇党委会议室,镇党委书记李如意从加强党建主责主业意识、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方面讲党课,随后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别从强化党建引领和党建业务进行解读。这是镇...

    时间:06-14
  • 山阳实施“纪律审查监督卡”制度

      本报讯(张力)为进一步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廉洁执纪,规范执纪行为,山阳纪委推行实施“纪律审查监督卡”制度,向所有纪检干部制作印发纪律审查监督卡。  纪...

    时间:06-14
  • 商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部署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监管工作

      本报讯(查玉萍)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就加强辖区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监管工作作出安排。  此次监督检查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在巩固去年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成...

    时间:06-14
  • 大型木偶儿童剧《太阳神鸟》在镇安开演

      本报讯(夏泽梅 张皓)6月10日,由陕西塔云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儿童励志木偶剧《太阳神鸟》在镇安县东关剧院开演,吸引众多小朋友和家长前来观看。  《太阳神鸟》以塔云山...

    时间:06-14
  • 山阳狠抓污染减排助力绿色发展

      近年,山阳县坚持项目支撑、投资拉动,追赶超越势头强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全市。在发展的同时,山阳县委、县政府将污染减排作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

    时间:06-14
  • 洛南村村点亮“保廉灯”

      本报讯(詹绪敏)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洛南县坚持将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作为硬指标纳入总体规划,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推进。全县共建成较高水平的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168个,为新农村建设点...

    时间:06-14
  • 园区公安三大工程聚警心增干劲

      为进一步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各项公安工作成效,商洛市公安局商丹园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新“知警”&ldq...

    时间:06-14
  • 商南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本报讯(桂青圆 郝娟妮)商南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跨跃发展”目标,依托创建引领、载体支撑、服务助推、培训提升工作,扎实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精心培训。围绕创业者需求,建立“创...

    时间:06-14
  • 柞水国税局助力正沟村开拓“甜蜜”致富路

      6月9日,柞水县红岩寺镇正沟村46岁的贫困户成传忠难掩心中的喜悦,手脚麻利地在院子摆弄着刚刚采购回来的新式蜂箱,引来众多村民围观。和成传忠一样,10余户贫困户在今天同样迎来了他们的又一脱贫产业,无不满怀...

    时间:06-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