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

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

2017-06-13 10:02:4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正在大队办的小学读三年级的我,放学吃罢饭,就和村上的小伙伴相邀上山捡柴火,刚走到上河湾,就听到队上的队长高喉咙大嗓子地喊道:“社员同志们注意了,接大队通知,今后晌不上工了,公社里演电影哩!大家趁早吃了饭看电影去!”听到这消息,谁还有心思到山上捡柴火,不约而同地转身向各自的家里跑去。

  “今黑了有电影看了!”那时候,在我们山区,一年到头都看不上一两次电影,区上的放映队不情愿进山演电影,路难走,而且发电机要两个壮劳力抬,所以看露天电影对当时的山里人来说,算是一件大喜事了。太阳离西山还有一竿子多高,人们就一切收拾停当,锁上门去公社看电影去了。

  公社是建在一个两条河交叉处的寺庙所在地,所以这里便得名两水寺,此处距家10华里,因道路难走,到公社去最少得一个半小时。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晚的电影名字叫《卖花姑娘》,说的是一个卖花的姑娘在那人吃人的社会里,受尽摧残迫害的事情。到放映地点时,天还没黑,而场子里已坐满了来自公社13个大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离放映时间还足足有一个多小时,满场的人们躁动不安,呼娘喊爹,寻儿找女的乱成一团糟,有人骂骂咧咧,一肚子怨气,原来是他起身与人说话时没留意被人偷走了他坐的石头。我和娘去时带着小板凳,也不愁到了地方寻不下坐的而失意!

  就在这时,放映的电灯突然亮起来了,顿时就像亮了整个夜空,那个明那个亮啊,至今还在我的心里亮堂着。那是一个欢乐的夜晚、一个明亮的夜晚、一个幸福而温馨的夜晚,在这晚,我和娘与这么多的人一起在这儿看电影!

  电影放映前,先是公社书记讲了些忆苦思甜的话,然后又插播了一些有关当前政策宣传方面的幻灯片。

  那个时候,举国上下都在搞大会战,兴修农田水利,坚持两个六点半,中午一顿饭,没黑没明地苦干着。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在碌碡坪梁就有我们的学农工厂,这是当时每周的必修课,小小的我们,早早地学会了翻地、点种、除草等劳动,也让我们早早地懂得了收获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这些道理。也让我们真正地体会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露天电影,奇妙无穷,他给我们少儿时代带来几多欢乐几多惊喜!

  还有一次,是我还不够到上学年龄的时候,邻区的公社演电影,我非要跟着二哥三哥去看,从我们家到桐木沟要翻过瓦罐岭一座大山,道路崎岖难行,要是没月亮的夜晚,要走那段路更是困难重重!那晚我们去了,一路上是两个哥换着背我去的,别说有多辛苦了。现在已记不起来那晚演的是啥片子了,只记得演出中途我要尿尿,哥偷偷地对我说,就地尿吧,结果不知咋的就尿到别人的脚上了,那人恶狠狠地回头说:“找死啊!这娃是谁引来的,给我尿了一脚!”两个哥哥赶紧给人家赔笑脸说好话。这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几年后,区上的放映队进大队演出了,《地道战》《地雷战》《两个小八路》《小兵张嘎》《小花》《钢铁战士》《红牡丹》《洪湖赤卫队》等,有的电影我至少都看了五六遍了,可只要邻村哪个地方演电影,我们没一次不去的。有时候明明知道那个村晚上根本就没有演电影,可我们一伙小孩子们聚到一块你说有,他也说那个村里有,好像那个村子真的放映电影了,于是就直奔那个村子而去了,可到了地方,人家早早熄灭了灯,整个村子死一般寂静,只偶尔传来一两声狗的叫声。

  在这儿时的露天电影中,我真的学会了好多好多,一些是从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现在每每想起来,还真有一番美味呢!

  尤其在快开演的那一刻,场子里是最乱的,老人们似乎突然想起了他们的孙子,则大呼小叫,把他们喊到身边在占好的位子上。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们则不太理会,重要的是,我们要守在放映机旁看电影是如何放出来的,然后便在银幕前后跑,看银幕背后是怎样的情景。

  再比我们小的孩子,会小声问身边扬着沧桑的脸看电影的老人,问人是怎么进到银幕上的,老人们大都回答不上来,便用扑扇拍着小孙子的后背,说道,快看。

  记得有一次看打仗的片子,看完后,我们几个男孩子便约好玩打仗,各自回家穿好军装,用钢丝豆条握一个圈,塞在军帽里,再把军帽的帽沿,向上拢。拢成国民党军帽的形状,我家里正好有不知是什么军队的肩章板,用胶布粘在肩上,手里拿着长棍子,全当军刀了。那叫神气。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缺少文化生活的年代,除了那几个样板戏,没什么别的文化娱乐生活,那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国内电影新闻简报。看露天电影一来不用花钱,二来也是生活里充满快乐和激情的事儿。

  这是最令人神往的文化生活,也是最兴奋的时刻。

  • 相关阅读
  • 洛南:“八大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图 赵晓翔 张鹏  洛南县灵口镇焦村的贫困户王喜才,儿子双腿残疾,家庭贫困。年初,全家正在为缺资金、难致富一筹莫展时,包村工作队主动找上门来,鼓励老王发展万寿菊产业,并把他家列入企业帮扶户。王喜才...

    时间:06-14
  • 镇安轮训党务干部1600人次

      本报讯(陈鸿博 何章程)日前,镇安县米粮镇党委会议室,镇党委书记李如意从加强党建主责主业意识、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方面讲党课,随后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别从强化党建引领和党建业务进行解读。这是镇...

    时间:06-14
  • 山阳实施“纪律审查监督卡”制度

      本报讯(张力)为进一步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廉洁执纪,规范执纪行为,山阳纪委推行实施“纪律审查监督卡”制度,向所有纪检干部制作印发纪律审查监督卡。  纪...

    时间:06-14
  • 商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部署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监管工作

      本报讯(查玉萍)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就加强辖区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监管工作作出安排。  此次监督检查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在巩固去年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成...

    时间:06-14
  • 大型木偶儿童剧《太阳神鸟》在镇安开演

      本报讯(夏泽梅 张皓)6月10日,由陕西塔云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儿童励志木偶剧《太阳神鸟》在镇安县东关剧院开演,吸引众多小朋友和家长前来观看。  《太阳神鸟》以塔云山...

    时间:06-14
  • 山阳狠抓污染减排助力绿色发展

      近年,山阳县坚持项目支撑、投资拉动,追赶超越势头强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全市。在发展的同时,山阳县委、县政府将污染减排作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

    时间:06-14
  • 洛南村村点亮“保廉灯”

      本报讯(詹绪敏)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洛南县坚持将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作为硬指标纳入总体规划,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推进。全县共建成较高水平的村级廉政文化示范点168个,为新农村建设点...

    时间:06-14
  • 园区公安三大工程聚警心增干劲

      为进一步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各项公安工作成效,商洛市公安局商丹园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新“知警”&ldq...

    时间:06-14
  • 商南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本报讯(桂青圆 郝娟妮)商南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跨跃发展”目标,依托创建引领、载体支撑、服务助推、培训提升工作,扎实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精心培训。围绕创业者需求,建立“创...

    时间:06-14
  • 柞水国税局助力正沟村开拓“甜蜜”致富路

      6月9日,柞水县红岩寺镇正沟村46岁的贫困户成传忠难掩心中的喜悦,手脚麻利地在院子摆弄着刚刚采购回来的新式蜂箱,引来众多村民围观。和成传忠一样,10余户贫困户在今天同样迎来了他们的又一脱贫产业,无不满怀...

    时间:06-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