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老去的柳编艺人

老去的柳编艺人

2018-11-21 08:40:1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余婷

  在洛南县古城镇周岭村,听村支书张项琴说起这里以前是远近闻名的柳编村,村里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会柳编手艺,过去,柳编产业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这项手艺便逐渐没落,村上只有寥寥几位老年人在农闲的时候,还在继续延续着这门手艺。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王套柱家。在一间比较潮湿的里屋,我们见到了王套柱。只见他坐在一个矮小的板凳上,脚底下踩着柳条,用麻绳将一根根细白的柳条编织在一起,约莫半天时间,一个簸箕底便在他麻绳上下缠绕间编出来了。

  今年60岁的王套柱老人家中4口人,至今仍住在3间老旧的土房里。2015年,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他说,他的父辈们曾是柳编匠人,主要编簸箕、笸篮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具。“这些是最近刚编的,秋收结束,没啥活干了,就编几个簸箕挣些零花钱。”王套柱指着门背后整齐地叠放着几个崭新的簸箕告诉记者,柳编的材料是柳条、窄长的薄木条、麻绳或尼龙绳等,需要用到的工具则分别有大镰、小刃、锥子、木尺等。

  “柳编是个纯粹的手艺活。”王套柱给记者讲起了柳编的工序,首先要选在一个潮湿的环境里进行操作,才能保持柳条的柔韧性。因此王套柱选在一间地面是泥土地的卧室,用水把地面泼湿,这才开始编柳条。

  制作柳条的第一步是割柳,从中挑选至少一米长细柳,然后经过剥皮、削光、晒干、截齐、浸泡后备用。其次是织绳,选优质麻秆浸泡后剥皮、拧绳、风干,待用。然后是编织,一块板子上定好麻绳,将柳条从两边穿过去后,用脚踩住。如此循环往复,然后调整好顺序,再用大镰、槽锥、线锥、线刀、削刀认真地编织,同时要掌握好力度,让柳条两头向中间弯起,然后用柳条的树皮将簸箕的边缘包裹起来,一个簸箕才算完成。最后检查修整,用削刀削去粗糙的部分,精心为柳编制品“整容”。如果还要更美观的话,在根据喜好涂上不同颜色的漆。

  据王套柱回忆,他们村柳编最盛行的是在农业社时期,柳编是艺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大家的手艺都很精,能编出好多种东西。现在市场不行了,柳编的东西不好卖,他只编簸箕这一种用具了。“一个簸箕需要100到120根柳条,卖价一个40元。年轻时候一天编两个,现在上了年纪手慢了,一天只能编一个了。”这几年在农闲时间,王套柱能编50多个,有客商上门收购,小小的簸箕能让他有2000多元的收入。

  “现在村上没多少人还干这一行,小一辈愿意接手的就更少了。”在记者离开时,王套柱话语间不禁流露出惋惜之情。在城镇化巨大浪潮的席卷下,农村的传统手艺逐渐没落,王套柱这样的老手艺人希望能有年轻人来学习这门技艺,把传统能够延续下去。“靠这个挣不了啥钱,但是把老祖宗的手艺丢了还是挺可惜的。”王套柱感叹道,“不过只要还有人上门买,我还是会继续做下去的。”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两户家庭入选全国“书香之家”

      本报讯(陈鹏)11月19日笔者从中国全民阅读网公示的《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拟入选家庭公示公告》名单中获悉,镇安县米粮镇陈绍有,洛南县四皓街办亚美小区张勤学入选全国第三届“书香之家...

    时间:11-21
  • 老庵寺村的“夜间书记”

      石国锴  下梁镇老庵寺村是柞水县5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69户110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509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团县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卢锋根据该村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改变工作方法,带...

    时间:11-21
  • 商洛市举办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行动”科技成果展

      本报讯(见习记者 党率航)11月20日,我市举办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行动”科技成果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荣贤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刘荣贤代表市委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科...

    时间:11-21
  • 商洛花鼓现代剧《情怀》首演

      本报讯(记者李亮见习记者张雯靓)11月19日晚,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大型商洛花鼓现代剧《情怀》在市影剧院首演,演员们真情的演绎感动了台下观众,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市上领导郑光照、高健、武文罡、刘荣贤、张礼...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