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专注创新延长产业链

2024-02-27 10:05:1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记商洛市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关爱家乡优秀企业家金奖”获得者陈飞鹏

  本报记者 巩琳璐

  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飞鹏是土生土长的洛南人,创业20余年来,陈飞鹏始终秉承“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勇创一流、共同富裕”的创业精神,专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在硅石材料领域精耕细作,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洛南硅石矿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硅石精加工后形成的工业硅、高纯度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端产品制造业,市场需求量较大。2001年,陈飞鹏在外地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带领三要镇的青年朋友从事矿石原料运输。2003年,他瞄准非金属矿开采,先后注册成立了洛南县正泰矿业、恒丰非金属矿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科技赋能企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率,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陈飞鹏带领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中泰公司长期与省内外10余家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2019年12月被认定为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革新,每一次革新,都让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陈飞鹏介绍,从2003年简单的非金属开采硅石原料出售,到如今年产60万吨光伏级石英砂,已成为西北最大、长江以北唯一的石英砂供应企业,公司从规模到产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方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陈飞鹏精准研判市场形势,选定了从精制石英砂到高纯石英砂,再到开发白炭黑、球形硅微粉、硅酸钠、碳化硅、石英坩埚、石英砣、石英管(棒)等系列新产品开发的“三步走”产业链发展方向。已于2023年11月底建成投产的年产60万吨高纯石英砂加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利税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

  陈飞鹏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造就了中泰公司的发展奇迹,2023年实现总产值2.3亿元,上缴税金2120万元,14年来累计纳税逾1亿元。

  “是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也要尽己所能回馈养育之情。”这是20余年来,陈飞鹏始终不变的初心。他说,创业时,每年春节前他都要带着员工去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他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行动,拿出32万元,协助叶河村兴建纯红薯淀粉手工粉条加工厂,捐资78万元用于村组基础设施改善和兴办脱贫产业,出资建成景村灵官庙村健身广场。2019年带头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生态环境,2020年,任洛南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会长,近两年来,他先后带领企业团队和协会成员单位为新冠疫情防控和“8·6”“7·22”洪灾灾后重建捐赠资金500余万元。10余年来,向社会资助捐赠逾1000万元。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开展第二次冬春社会治安巡查宣防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王丹杨丹涛)2月24日8时至20时,根据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商洛市公安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冬春社会治安巡查宣防第二次集中统一行动。行动中,各级公安机关围绕元宵节安保工作,结合冬季治安防范特点,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扎实开展巡逻防控,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巡逻密度,切实提高见警率、处置率。...

    时间:02-28
  • 守护春运的秦岭桥隧工

    在秦岭东麓的宁西铁道线上,活跃着一支16人组成的桥隧工队伍,他们肩负着宁西铁道线陕西境内上下行350多公里的桥隧、路基设备分类检查、病害分析、整修方案制定和维修质量控制工作。“我们车间管辖单线总长175085公里,上下行总计350170公里。...

    时间:02-28
  • 雪景美如画

    2月22日,洛南县云蒙山上的雪后美景,吸引了登山爱好者前来观赏。(本报通讯员陈亚民摄)(本报通讯员郝建勋摄)2月23日,雪后的山阳县中村镇犹如一幅山水画。2月23日,在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社区,孩子们在尽情地享受着冬日里的快乐时光。...

    时间:02-27
  • 小麂现身商州

    随后经查资料,得知这是国家近危野生动物——小麂。据了解,小麂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野生小麂的出现,是对商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有力诠释。...

    时间:02-27
  • 红梅迎雪绽放

    ▽2月23日,商州城区银杏公园里的红梅竞相绽放,朵朵红梅点缀在雪中分外好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2月21日,位于商州大云寺内的两树红梅迎着风雪绽放,格外耀眼,吸引了市民前来观赏、拍照留念。(本报记者 米子扬 摄)。...

    时间:02-27
  • 变气候生态好“颜值”为产业发展好价值

    商洛市全域位于秦岭腹地,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一都四区”,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探索生态优先新路子,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持续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相继获得全国首个“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和“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以及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旅游百强市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时间:02-27
  • 调度员隔空指导成功救幼儿

    在询问患者地址后,同事贺少梅立即派出救护车。听到孩子母亲的回答,她悬着的心才放下:“孩子有呼吸了,把孩子抱好,头偏向一侧,救护车马上就到。”听到孩子母亲的回答,她悬着的心才放下:“孩子有呼吸了,把孩子抱好,头偏向一侧,救护车马上就到。”...

    时间:02-27
  • 在“生态茶城”建设中彰显作为

      ——记商洛市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关爱家乡优秀企业家银奖”获得者章荣瑞  本报记者 杨 萌  章荣瑞是商洛市秦岭泉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荣获“十佳茶人...

    时间:02-27
  • 积极投身家乡高科技产业发展事业

      ——记商洛市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关爱家乡优秀企业家情怀奖”获得者徐祥勇  本报记者 王 倩  出生于镇安县月河镇的徐祥勇,笑说自己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年轻人。“我一直...

    时间:02-27
  • 建设家乡 回报桑梓

      ——记商洛市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关爱家乡优秀企业家情怀奖”获得者吴红叶  本报记者 方 方  “城市是奋斗的舞台,家乡是心灵的港湾,返乡创业,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