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袁梦 王欢
2024年,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全力兜牢民生底线。这一年,民众的期盼逐一得到回应,桩桩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幅又一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冬日里,暖阳洒下,商州区城关街道窑头社区的报社小区一片祥和。在经过一系列改造后,报社小区焕然一新。危房拆除后,腾出了安全有序的空间;乱堆乱放的杂物被清理干净,环境变得整洁清爽;电动车充电桩、照明设施以及健身器材的安装,便利了居民的生活。
“现在院子平整,大门有门禁,卫生还有专人打扫,住得比以前舒心太多了。”报社小区住户侯爱云感慨地说。
2024年,我市以居民小区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撬动宜居安居的大民生工程。市县同步发力,对居民小区进行全面整治。乱搭乱建的建筑被拆除,乱堆乱放现象和毁绿种菜行为得到纠正,充电桩、遮雨棚等便民设施相继配建,监控设备和智能门禁系统也安装到位,部分区域还实施了拆墙并院举措,成功破解了中心城区“三无”小区的治理难题,让居民小区朝着更宜居、更具韧性、更智慧的方向发展。
商州区城关街道窑头社区党支部书记代朝利介绍:“在报社小区管理中,商州区上探索推行的‘4+5’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社区居委会及时协调沟通,物业公司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小区物业管理会收集居民意见,包抓单位给予全力支持,四方协同共治体系运转效果非常明显,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贴心服务。”
在居民小区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的同时,市政设施建设也稳步跟进。山阳县卜吉河社区迎来了改造升级。在卜吉河社区的北塬路和老街,工人们正在紧张地铺设水泥路面。该民生实事项目由山阳县城市管理局负责实施,一期工程涵盖卜吉河老街及北塬路的雨污分流管网和泵站建设、地下供水供气供热管网敷设以及道路路面修复等,施工道路总长950米。
山阳县城管局市政股股长周庆林表示:“工程投资850万元,工期6个月,目前地下市政管网敷设已基本完成,完成了总工程量的50%。这项惠民工程将惠及卜吉河社区6000多人,使城市更加生态宜居、宜业宜人。”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在隆冬时节,洛南县古城镇的金翼服装公司生产车间内却热火朝天。近200名工人在裁剪、缝制、包装等生产线上忙碌工作。
洛南县古城镇姜村务工群众杨会珍开心地说:“我在厂里干了7年了,工资收入一直不错,每月4000元左右,厂里还给交养老保险,等50岁退休就能领退休金了。”
近年来,洛南县通过招引扶持、建设社区工厂,培育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实现了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企业就地就近吸纳、政府就地就近安置的三方共赢局面。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稳岗就业的总体要求,我们累计培育社区工厂和帮扶基地72个,吸纳就业40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839人。社区工厂的培育让广大留守妇女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洛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何荣军介绍。
2024年,我市在民生保障方面成绩斐然。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87万户、14.39万人,累计发放7.76亿元;实施临时救助26.8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7854.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5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8万人。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4个,利用存量保障房安置受灾群众37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