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率航 支晓宇 刘 媛
2024年3月7日,西商融合发展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召开。一年来,两市亲密合作、互惠共赢,双方围绕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
我市抢抓西商医疗融合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对标西安、承接西安、融入西安”战略,通过“引名医、建名科、铸名院”三轮驱动,全力推进“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三同计划,西商医疗融合发展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筑牢人才体系支撑名医领航发展赋能
2024年4月,随着西商医疗融合纵深推进,薛宁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来到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院区坐诊,就此开启了“双城”工作模式。
周内在商洛坐诊,周末返回西安。每个工作日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专家门诊、教学查房、业务指导交流、手把手“传帮带”……这是她的日常工作轨迹。
2024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口支援专家团队进驻商州区人民医院。每个工作日上午,贺媛媛、宋文婷医生在妇产科、皮肤科等科室门诊坐诊;下午罗恒护师和她们一起到病区查房指导;并时常参与危重疑难病例会诊,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为商州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广大患者只需提前在网上预约相关科室医生号即可就诊咨询,在家门口享受西京医院的医疗资源。
一年来,我市以名医团队为“孵化器”,刚性引进微创介入科韩新巍、普外科周军等学科带头人11人,柔性引进西安市中心医院王义清、西安市儿童医院张金虎等名医44人;“师带徒”培养李涛、苏瑜等13人,外派进修学习人员68人,让“名医引领”成为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推动人才架构从
“外引输血”向“内生造血”转变。
同时,建立“名医常态化坐诊+精准化指导”机制,邀请专家来商坐诊指导151场次,开展学术交流、疑难病例讨论118场次,指导疑难手术69例,接诊患者4821人次,为我市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有质量的健康服务。
优化资源锤炼能力 名科效应加速释放
3月23日,在市中心医院眼视光中心挤满了前来求诊的家长和孩子。来自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中心主任喻磊带领医疗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条不紊地开展诊疗工作。
专家耐心与家长、孩子交流,详细询问孩子的用眼习惯、发病时间及过往治疗情况,随后运用先进设备进行全面眼部检查,力求精准诊断、精准治疗。
当天共诊疗90多人次,所患疾病种类涵盖了弱视、斜视、高度近视、白内障等。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还为市中心医院眼视光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专家现场结合实际病例,分享最新诊疗技术和理念,对疑难病例进行深入剖析,为市中心医院眼视光团队带来前沿技术指导。
一年来,乘着西商医疗融合发展的东风,我市和西安共建医疗专科15个、名医工作室5个,开展心脏介入、增强CT模拟定位等新技术新项目114项,其中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镜下气管肿瘤消融术等40多项技术填补了市域诊疗空白,介入下脑膜中动脉栓塞术等4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市中心医院建成省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启动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基地建设,眼科门急诊、住院、手术分别较同期增长16.03%、21.65%、64.94%。
市中医医院建成“杨震国医大师工作站”“长安王氏痔漏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开展市内首例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取栓术、颈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
市妇保院儿科被评为国家区域中医儿科诊疗中心联盟成员单位,盆底重建科开展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填补市级技术空白。3家医院门诊、住院、手术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47.63%、63.57%、47.03%,医院专科能力不断提升,影响力持续增强。
聚焦融合协同发力 名院发展再上台阶
2024年12月10日,市中医医院新门诊楼正式开诊。崭新的大楼彻底改善了市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就医感受,并为北新街沿线增添全新的地标性城市景观。
市中医医院引进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医院的31名专家,包括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等学科专家,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定期安排省、市级专家坐诊、查房,与医生共同探讨医疗难题,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方案,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走高。
2024年12月24日,西商融合疾病防控区域协作签约仪式举行。两市通过疫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联动、疾病防治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两市人民身心健康提供更优服务,为健康陕西建设和西商融合发展贡献疾控工作坚强力量。
3月18日,西商融合医院交流座谈会在西安市胸科医院举行,市卫健委医政科、洛南县医院与西安市胸科医院作深入探讨和交流……
一年来,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借助西安市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医院帮扶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两地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西安和商洛两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市还召开工作推进会、疾病防控区域协作交流会、评估联席会,专题研讨、系统协调解决相关问题21项,印发“工作专报”14期,开展督导检查4次,下发意见书9份,建立问题整改销号机制,推动8项问题按期清零,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建琦表示,市卫健委将紧扣西商融合协同发展主题,着力在优机制、育人才、强专科、铸名院等方面持续统筹协作、重点突破,积极为市级医院引进和培育“名医”团队,强化本地医疗力量。同时,借鉴山阳医共体工作成功模式,推动各县区与西安重点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合作关系,让商洛人民在家门口享受西安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