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看!秦岭深山冷水鱼产业园里,好山好水养好鱼。听!企业技改扩张车间里,智能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的轰鸣声……五月的商山大地,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连日来,在全市上半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一批含“绿”向“新”的重点项目接受了“检阅”,大家在观摩评比中交流学习,在相互借鉴中开阔视野,达到了以观摩促提升的效果,进一步树立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干导向,奏响了以项目建设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的激昂乐章。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是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主抓手。今日的项目,孕育着明日的产出。项目之“进”,既包含量的增长,也蕴含质的提升,意味着数量上有突破、落地上见实效、质量上有提升、结构上要优化。只有始终牢牢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主、效益为本,以更大力度吸引项目落地生根、以更实举措推动项目加速建设,才能丰富产业家底、夯实增长基础、厚植发展优势,写好狠抓重大项目建设这篇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项目招引是前提。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从打好“八场硬仗”,补短扬优打好“四提攻坚战”、实现“六个做示范”,到建设“一都四区”、推动富民强市,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项目的支撑。当前,商洛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兴动能加速培育,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政策集成效应持续释放,以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各级各部门应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立足自身实际,瞄准发展定位,用好政策红利,抢抓政策谋准项目、聚焦民生谋实项目、突出强链谋深项目,积极谋划布局更多具有支撑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达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与此同时,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围绕重点行业、新兴产业等开展考察学习,找到符合商洛实际、适合市场需要的项目建设新路径,适时精准组织招商推介活动,用一个个含金量足、成长性好的项目夯实商洛高质量发展根基。
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项目落地落实是关键。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成效如何,比拼的是建设速度,看重的是实物工作量,彰显的是营商环境,体现的是作风能力。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发展经济、推进项目,必须真抓实干。各级各部门务必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锤炼实干作风,以钉钉子精神紧盯项目建设全周期,做到全过程跟进、全天候服务、全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确保项目快建设、早建成、早达效,努力把一个个重大项目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奋斗创造未来,实干谱写华章。只要我们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不断开创商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