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包括流浪犬,我市各地家庭饲养各种犬已达13.35万只,野狗乱跑,狗屎乱拉,已成社会公害——
本网讯 (聂学祥)狗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如果说农村群众养狗主要目的是看家护院,那么城市犬类大多被作为宠物饲养,起到消遣、排孤、做伴的作用。城区养狗本无可厚非,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才会带来宠物狗的饲养热。宠物狗的主人大多经济宽裕、时间充裕便是例证。但近年来商洛中心市区出现很多不文明养狗现象,主要表现在:饲养大型犬、烈性犬,一户养多犬,遛犬不拴犬链,随意出入公共场所,非法犬类交易,遗弃犬导致流浪狗增多,野狗乱跑,狗屎乱拉,已成社会公害。狗患应是人祸,它直接引发一系列社会隐患。
一是传播疾病。很多养狗者只养狗不管束,不注射狂犬疫苗,这些狗到处乱窜,为诱发狂犬病埋下了隐患。据农业部门统计,2011年,全市存栏犬13.35万只,注射狂犬疫苗12.3万只,其中商州区存栏3.86万只,注射狂犬疫苗3.45万只。因犬主人主动防疫意识等原因,全市有1.05万只、商州区有0.41万只犬未注射狂犬疫苗,这还不包括流浪犬在内,传播疾病的几率极高。据市疾控中心2012年6月18日统计,自2010年1月1日至今,不足两年半时间里,市、县区疾控机构处置4277例犬咬伤情况,其中商州区1500例,占到35%;全市共接种人用狂犬疫苗5343份,其中商州区1760份,占到32.9%。商洛市中心医院每年也接诊4例以上犬咬伤患者。
二是有碍观瞻。城区各类犬只,特别是流浪犬的出没,有损商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形象。
三是影响和谐。因狗“惹是生非”导致矛盾纠纷、治安事件频发。单位院落、生活小区内狗吠扰民,影响邻里和睦。据商州区城关派出所民警介绍,城区因犬导致的矛盾纠纷时常发生,尤其是夏秋季节调解数量明显增加。
四是污染环境。由于养犬人不讲公德,任犬随地便溺,不加清理,影响公共卫生,加重环卫人员工作量。
五是引发事故。城区经常可见“野狗挡道”现象,忽然从背街小巷窜出,既惊吓路人,又令过往司机防不胜防,有时甚至为避让“霸道狗”而引发车祸。据商州区交警大队工作人员介绍,全市平均每季度有1例犬只引发的交通事故。市人保财险公司资料显示,全市每年有2至3例犬只引发交通事故的理赔事件。
可以说,狗患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危及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大“公害”,是我市建设文明宜居幸福商洛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规范养犬行为,倡导文明养犬,早日消除城市犬害,让狗这人类的忠实朋友真正与人“和谐共处”,确保市民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对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考验。笔者建议:
首先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市民文明养犬。广泛宣传违规养犬的社会危害,增强全社会文明养犬意识,规范文明养犬行为。
其次要严格监督管理,建立持证养犬制度。养狗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应按照犬只饲养人自律、政府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区域管理。遵照《商洛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持证养犬制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从依法办证、分户建档、挂牌拴养、免疫保障、责任赔偿、捕杀处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