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根据地历史作用的认识,伴随着各类资料的出现逐步深入。1935年7月30日鄂豫陕省委率部北上,毛泽东表扬红25军偶然作成中央红军的向导。省委离开陕南后,留在根据地内的鄂陕、豫陕两特委独立自主地做出坚持陕南斗争的决定,客观上起到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作用。近年获悉的资料表明,1935年9月22日,在甘肃哈达铺“毛泽东提出到陕北去”;9月19日根据地两特委合并为中共鄂豫陕特委,以原省委常委、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为书记,承担起原来省委的领导任务。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吴起镇;10月6日陕南根据地各游击师和游击大队组成红74师,以鄂陕游击司令陈先瑞为师长,坚持根据地游击战争,策应陕北。历史就是这样在演变,毛泽东当时并不知道陕南在行动,但毛泽东在陕北以军事家的眼光看到陕南的战略地位,不仅赞赏在鄂豫陕开辟了根据地,还指示给陕南送文件、派干部,加强领导,直接指挥。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军民紧跟中央部署,东西转战,牵制敌人。毛泽东夸奖郑位三、陈先瑞:“主力红军在西边行动,你们在东边闹华山,配合得好啊!你们保存了2000多人的力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毛泽东对省委、特委的赞扬,是根据地的干部和人民的光荣。“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列入《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编入《中国革命老区》第15章,这是党和国家对鄂豫陕根据地最高层面的肯定,它将与日月同辉。
党史研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它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让历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让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继承和弘扬党的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精神财富,使党史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建设幸福商洛的精神力量。1995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发扬老区精神,振兴商洛经济”之后,在党史系统、文化学者、社会各界之中掀起了对商洛老区精神进行讨论的热潮。1996年1月12日中共商洛地委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中,将商洛老区精神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强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求实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为群众谋实利的为民精神;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一切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顾全大局,精诚团结,勇于牺牲,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老区精神的提炼总结,将商洛党史研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是纪念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商洛被批准为革命老区30周年,回顾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成果,学习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光辉历史,作为后来者,就要时刻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与付出的巨大牺牲,珍惜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凝聚众人之力,共同把商洛的各项事业持续推向前进;就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人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注意总结研究商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真正走出一条符合商洛发展的建设道路;就要保持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优良作风,不动摇、不懈怠,强力推动商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幸福商洛梦想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而英勇献身的那些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