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巡礼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贾鹏里 通讯员 阮荣均)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我市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深化改革为最强刺激,以实体经济为最稳根基,以平稳发展为最足底气,以提质增效为最大亮点,以精准发力为最优选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单点突破、以点带面,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稳步有序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了人民群众福祉。
我市及时跟进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采取抓好机构、抓好机制、抓好统筹的办法,不断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我市成立了市委书记胡润泽任组长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高效运转的组织框架和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方向和任务。2014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全市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重大问题,提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改革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推动了新常态下的全市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建立改革总台账,以项目化、责任化为抓手,对任务进行分解,切实以敢于担当的改革形象、勇于创新的改革实践、锲而不舍的改革作风、真真切切的改革实效,不断拓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深度、精度,明确了涉及9个领域的336项具体任务和2014年度33项改革任务及22项重点任务,逐项任务抓落实,逐个问题促解决,明确工作措施、时间节点、目标要求,快速启动相关改革,精准把脉、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着眼问题倒逼、轻重缓急、民意基础、体制机制,采取管用措施,推进责任和任务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和强力推动下,在一个个带有制度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引下,一项项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的关键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各项改革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大大释放了因体制机制障碍而被压抑的增长潜力和活力。
——政府机构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我市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政府自我改革的首要事项。一年来,全市梳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367项,暂保留274项,下放和取消93项。完成了市卫生局和计生局合并,成立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优化了卫生计生部门工作机构组合。各级各部门相继制定改革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推进简政放权,释放政策红利,审批流程从“拜多家庙”变成“进一个门”,而且服务越来越好。
——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市继续完善市属企业人事管理、薪酬分配、资产管理、业绩考核等制度,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全市65户国有企业纳入统一监管体制,8户市属国有企业纳入第一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企业。市上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会商应对研判机制、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深化“政企院”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坚持一企一策,综合施策,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做好债务处置和化解工作,推动科学发展。扶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民主法制建设领域改革。市委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修订完善市人大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评议的实施意见、人大代表述职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了人大工作监督、人事任免、代表联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正真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同时,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初步实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健全决策民主、管理规范、监督到位的三委会运行机制,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充分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