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我市制定了关于深化农村几项重点改革的意见,加快镇村综合改革,理顺镇办管理机制,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行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产权抵押融资机制,推动农村资产和农民资产资本化、市场化。快速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定山阳、柞水为试点县,积极开展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以村为单位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2144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6.96万本、宅基地使用证57.93万本,发证率分别达到90%以上。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市去年土地流转面积15.84万亩。制定《镇村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将全市126个镇办撤并为108个,撤并率14.3%;1718个村撤并为1133个,其中1000人以下的村全部撤并,撤并率34.05%。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让人民群众“少生疾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医改新思路,我市突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1类43项基本和6类19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医疗服务县区一体化进程,探索建立优质资源下沉、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新机制,全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与20家镇卫生院结对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每县区都建立了2至3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一体化管理的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突出抓好绩效考核、综合评价、薪酬制度改革,以综合监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支撑为主要内容的六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巩固完善以新农合与居民、职工基本医保为主,大病保险为辅,基本药物制度为补充的医药费用分担体系,及时调整新农合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大病保险制度,全市参保参合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药品“三统一”、零差率销售管理办法,完善药品备案采购、药品集中采购申诉投诉处理等配套制度,全市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了药品网上集中采购,不断提高综合保障能力,让群众有病能够安心治疗。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推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胡润泽表示,全市上下将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强推依法治市、加快“四化”进程、夯实党建责任、紧盯“五件大事”、实施重点突破、持续健康发展七大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确保实现“八个突破”,围绕改革谋划发展、围绕改革寻求突破、围绕改革找准定位、围绕改革履职尽责,把改革贯穿到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之中,贯穿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之中,贯穿到党的建设和依法治市之中,努力推动全市五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大突破、努力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