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像商洛这样的年轻城市,加快扩容步伐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区之间交往的增多,要求对人流和物流进行快速运输。
日前,记者来到商州区朝阳片区采访,所到之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城市道路在脚下延伸,棚户区改造让居民的安居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为商州的经济强筋壮骨。
三年来,商州城区“北上南扩东进”步伐加快,“十大工程”“十大棚改”持续推进,市一级客运站建成投用,新建商洛中学、滨江银杏公园等项目年底前有望完工,西街、莲湖东侧、朝阳片区3个棚改项目已启动回迁安置,通江路东侧、黄沙桥片区、行政中心北侧等5个棚改项目已集中开工建设。洛南县实施了柳林大道、孔子大道、万米景观长廊等一批重点工程,其中全长26.3公里、总投资9.85亿元的县城南北绕城公路全线建成,将城市框架拉大到20平方公里。丹凤县沿丹江谷地大力推进龙驹寨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棣花文化旅游区建设,加快了西进步伐,初步实现了与商州对接。目前,中心城市格局初具雏形,城市功能明显完善,城市扩容提质成效明显。
依托资源搞特色
产业长廊初步形成
区域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在“一体两翼”建设中,从做大“一体”到“两翼”的自强筋骨,都需要沿线的重要“关节”用产业来作为连接,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商洛矿产资源丰富,以钼、金、锌、铁、硅石、萤石等重要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的有色、太阳能光伏、化工工业已成规模。
近年来,商丹园区、商州区、丹凤县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丹江产业长廊建设。商丹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二类陆路货运海关口岸,跃迪2万辆电动客车、香菊公司GMP改造、林强线缆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商洛电厂、跃迪二期10万辆电动小汽车、比亚迪二期动力电池电解液及隔膜纸项目、国际医学中心、商洛印象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商州中小企业创业园已入驻企业18家,年产值达121亿元。丹凤县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工业企业快速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户,尧柏、华茂、恒大、十三坊等重点企业达产达效。洛河工业园区通过扩大规划范围,提升规划层次,完善基础设施,跻身省级重点建设工业集中区,含能材料产业园、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农业科技创新园、电子创业园、光伏循环产业园和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基本建成。丹江、洛河两个产业长廊初步形成,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成为支撑“一体两翼”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生态兴农美田园
优美小镇脱颖而出
秋冬时节,降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但在佳骞农业园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果蔬绿意盈盈,长势依然良好,工人正忙着剪枝、浇水。
现代农业是现代田园城市的“灵魂”,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上,除了打造重点工业园区,还立足现代农业,按照“田园农业衬托”的思路,以新型农业发展为方向,发挥丹江谷地、洛河川塬丰富的山水田林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山地农业实现了突破发展。佳骞、绿源、秦土地、鹿池川、民乐等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运营,占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数的62%。以建设“水净、人文、村美、民富”的幸福家园为标准,完成了江山、张峪沟、万湾、竹林关等美丽乡村提升改造,建成的乡村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其园林花海、景观小品、民俗民居、特色美食等,让游客真正体验到乡愁、寻觅到乡趣,既促进了传统种植业与生态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也展现了秦岭风情浓郁的田园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