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漫步、可骑行、可乘船,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没有嘈杂的声音,有的只是久违的宁静和古镇特有的水乡气息,这就是丹凤县打造的棣花古镇文化旅游项目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
在“两翼”连接线上,按照“优美小镇点缀”的思路,统筹陕南移民搬迁、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资源,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内干道沿线的重点镇,8个镇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元。商州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已完成投资11.5亿元,重点镇建设初具成效;大荆镇依托荆河产业园,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丹凤棣花镇成功晋级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商镇结合秦岭飞行小镇、陕南移民新区、老君棚户区改造,统筹城乡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洛南古城镇着力打造樱花特色小镇,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四皓、巡检、石坡等镇万寿菊花海灿烂夺目,实现了农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旅融合增活力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品牌,城市的特色取决于文化品位。近年来,我市坚持“特色文化彰显”思路,大力推广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品位。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和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基本竣工,在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正式投入使用。商洛花鼓现代剧《带灯》成功举行全国巡演。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环秦岭中国自行车赛,中心城市魅力不断增强。集中以展示商洛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和地方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上上洛已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商于古道文化景区被列为全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已累计完成投资39.73亿元,商州段古蓝关古道遗迹修复工程主体完工,丹凤段棣花古镇连续两年举办了“商于古道棣花民俗文化体验节”,龙驹古寨的龙驹山庄、商帮广场、金山公园基本建成,商山古邑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洛南县投资建设了仓颉园、仓颉大道,《仓颉传说》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南静板书》赴台湾成功演出,达子梁遗址得到保护开发。(本报记者 汪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