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对下半年工作的部署安排,目标任务明确,路径举措翔实,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市上下要把牢发展方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兼顾速度与质量,纲举目张做好重点工作,巩固向上向好势头,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虽然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少困难,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顶住压力,奋力前行,经济运行实现高开稳走。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9%、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全省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全省第六,增速均超年度预期。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也充分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扎实的、成效是明显的、未来是可期的。
当前,全国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国家层面密集释放出许多重要信息和利好政策,对我市发展形成坚实支撑。我们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秉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全力抓前期、抓调度、抓要素保障,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履约率、手续办结率、落地开工率,继续引进一批、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巩固投资增长势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积蓄更大后劲。
要注重创新发展。着力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推动高铁生态科创栖谷(高铁新城)建设;突出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反向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让更多产品“应用场景”变成企业的“发展前景”;依托秦创原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主体壮大、创新产业发展。
要做实产业发展硬支撑。强化市区共建、区区共建、县区共建,推进生产要素高度集聚、配套功能高质集成、优质资源高效集约,把各级开发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放大“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影响,持续做大做强做精集“医、养、游、体、药、食”为一体的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围绕发展高端装备零部件产业,下大气力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
要提升绿色升级的含金量。牢记“国之大者”,持续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尾矿库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成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环评审批、用地用能、施工建设、生产经营、排污排废等各环节规范化监管,推动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深化秦岭“五乱”、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问题排查整治,加快补齐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短板,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要强化融合协同、互促共进。统筹抓好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巩固衔接工作,提高城乡一体联动发展水平;主动加强与西安对口区、开发区和职能部门的对接沟通,推动签约事项落地见效,共建西商同城化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提升西商融合协同发展质效;扩大与武汉、重庆、成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等地的产业对接和经济协作,持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
要提高群众幸福生活质量。积极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等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带动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落实育儿补贴政策,推进救助、养老、殡葬等社会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船到中游,更需奋楫。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定扛牢使命任务,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商洛实践迈出更加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