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了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简称“京五”),一周之后,即2月1日,北京市将迅速实施“京五”排放标准。此前,1月1日,燃气汽车国五排放标准已经强制执行,而涉及到汽柴油轻型车(乘用车类)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以下简称 “国五”)也于1月16日发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如此密集的新法规相继亮相,无一不将矛头指向了汽车尾气排放。
本月北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指标超过了700,这是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外国媒体说北京人是在呼吸“有毒的空气”,而北京市环保局也承认属于“严重污染”,“我们就好比是生活在毒气之中,很可怕,这也促使北京市政府将京五新标准的发布提前于‘国五’。 ”据这位知情人士透露,鉴于环保压力的与日俱增,新“国五”标准的正式出台也为时不远了。
汽车尾气排放被指雾霾元凶
“北京已经具备实施新排放标准的条件。 ”对于为何北京率先推出与“国五”类似的“京五”标准,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给出了上述解释。据记者了解,除了有关专家认为的“是雾霾影响了标准实施进程”外,北京市在去年已经就“国五”标准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较突出的就是将油品含硫量降低到10ppm,以满足“国五”排放标准的要求。
而早就获悉环保动向的汽车企业,也在去年进行了相应的产品技术升级。 “雾霾的出现加速了政府的决策。 ”有专家表示,虽然新 “国五”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但对于深受雾霾“毒害”的京城来说,已经等不及了,“因此,急需拿出一个与 ‘国五’标准相近的地方标准来凸显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 ”
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将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北京市环保局则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执行细则,以严控汽车尾气排放,从而掐断大气污染继续恶化的一个主要源头。据环保局官员介绍,本市目前空气质量与国家新发布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PM10年均浓度超标6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38%。科研结果表明,本市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约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 58%,机动车排放形成的PM2.5约占PM2.5来源的22.2%。
面对这样一个数据,政府和公众都不约而同地将板子打到了汽车身上并不冤枉。显然,出于对北京之“堵”的深恶痛绝,再加上遮天蔽日的雾霾,北京的老百姓们有理由将这个罪责推到汽车头上。因此,当有人建议北京市政府应及时发布大气污染公告,并根据污染程度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部分排污单位停产、部分机动车停驶等措施)时,支持者甚众。
“为什么总是把板子打到汽车身上? ”最近,有媒体发出这样的质疑,而其质疑的缘由之一就是汽车尾气排放中容易形成雾霾的可吸入颗粒物,“石油炼化过程简单造成油品中含硫量过高,这才是元凶,而非汽车技术不过关”。而中石化则在回应中避重就轻,称北京市区的油品含硫量已经达到了10ppm以下的标准,不是造成此次雾霾的主要原因。
各地标准差异存隐忧
随着“京五”新标准的介入,一些车企在北京市场将会进行相应的产品结构调整。新标准实行后,不符合“京五”标准的车型在3月1日前彻底退出北京市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长城汽车等企业了解到,目前一些车企在北京市场仍然有部分只满足 “国四”标准的车型在售,“还有一些库存,将通过外调来解决”。